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评《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群研究》

作者:张雷宇




  作为文学皇冠上最耀目的明珠,“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众多热爱文学、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文人作家们一生追逐的梦想。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蟾宫折桂,这是一条多么艰辛、布满荆棘的小路,又是一条多么光荣、神圣的道路。一百年来,那些有幸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更成为文学殿堂中的幸运儿,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羡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作品,是留给人类的宝贵的文学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如一樽樽芳香的美酒,愈久愈能显出它的香醇;又如一枚枚高贵的钻戒,愈久愈不能遮蔽它的璀璨。这些作家杰出的文学思想,将永远给我们以启迪和参考,犹如永远闪耀的火炬,照亮着文学前进的方向。21世纪的中国文学家们要想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为中华民族争光,就必须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尤其是已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有益经验,撷其精华、挹其芳润,才能使中国当代文学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于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文学作品、创作方法、文学思想进行深入、详致地研究和挖掘。
  我国青年学者苏永旭、杨莉倾注了16年心血所完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群研究》一书(《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群研究》,苏永旭、杨莉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诺》书),正是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部分西方作家进行深入研究、探幽蟾宫折桂之路的一部开拓性力作。《诺》书中精心选取了九位获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他们为芬兰作家西兰帕(1939)、英国作家温斯顿·邱吉尔(1953)、法国诗人圣—琼·佩斯(1960)、希腊诗人乔治·瑟菲里斯(1963)、法国作家让-保尔·萨特(1964)、苏联作家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65)、爱尔兰作家赛缪尔·贝克特(1969)、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70)、希腊诗人奥底修斯·埃里蒂斯(1979)。作者广泛地搜集了大量与获奖作家有关的资料,并在细致梳理文献资料的同时,对前贤时俊的研究成果吸纳融贯,并以广阔的视野加以开拓创新。书中从叙事学、文体学的角度对九位西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创作的人性高度、哲理高度和文体高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和研究。《诺》书将九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置于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学术背景大框架下,对其创作历程、作家作品、文艺思想、艺术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定位进行了全景式地探索和研究。作为一部研究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作家群的开拓性力作,概而言之,《诺》书具有下列四方面特点:
  
  一、学术前沿性
  
  《诺》书作者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捕捉学术热点、焦点问题,占据学术研究的前沿位置。作为一部从宏观视野下研究西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群的开拓性著作,《诺》书首先具有学术前沿性。书中研究的大部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过去因国内介绍不多,较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对他们的研究不够充分,是研究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对于少数作家如英国的温斯顿·邱吉尔、法国的让—保尔·萨特、苏联的米哈依尔·肖洛霍夫,虽然国内过去研究比较多,《诺》书作者又从新的角度,引入了新的文学理论对其作品、文学思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观照和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推陈出新,开展了独特的超越性研究。对于获奖作家的一些著名作品,如西兰帕的《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温斯顿·邱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圣—琼·佩斯的《远征》、《航标》,乔治·瑟菲里斯的《神话与历史》、《阿西尼王》、《画眉鸟号》,让—保尔·萨特的《间隔》,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癌病房》,埃里蒂斯的《方向》、《英雄挽歌》,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赛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书中对其艺术风格、审美特征、意境塑造、文体特点等进行了细腻的分析与解读。在认真研究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作者对于这些作品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解读,提出了一些颇具新颖的观点。
  
  二、系统性
  
  《诺》书既有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创作历程的揭示以及对其作品的文本解读,又有对其文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书中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创作历程划分为早期、成熟期、高峰期、晚期四个时期,并对每一个时期作家的创作活动密切结合其生活历程进行研究。书中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其杰出的文学思想与其获奖之间的关系。曹植《与杨德祖书》云:“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於淑媛;有龙泉之利,乃可以议於断割。”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既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他们提出的卓越文学思想,可谓是字字珠玑,掷地作金石声,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家及文艺理论家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三、独创性
  
  《诺》书作者对于叙事学理论十分熟悉,因此在书中将叙事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移植进来,从叙事学的角度对获奖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独创性。这又可按文体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对于小说作品,侧重于对其创作的叙述语法的研究和开掘,探析其叙事风格和文体风格的有机融合;对于戏剧作品,侧重于对其叙述语法的研究和开掘;对于诗歌作品,侧重于对其意境高度的揭示和考察。尤其是书中从戏剧叙事学的角度对萨特存在主义戏剧进行了新的解读,颇具独创性和新颖性。
  此外,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诺》书还对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其共性是在幼年及青年时期他们对于文学都十分偏爱、年幼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早期就表现出其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潜力、生活经历都颇为坎坷、社会阅历极其丰富、对于社会和人生都有颇为深刻的认识和体悟。他们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学及传统文化十分热爱,深受本民族优秀文学的濡染,怀有浓郁的爱国情感,能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关心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在思想上对于人类命运怀有终极关怀意识,都注意修辞手法的完美性,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些作家之所以能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上述共性之外,还与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有关。由于生活阅历、社会地位、社会环境之不同,他们更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诺》书既揭示了获奖作家之共性,又探究了其个性之不同,并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如书中对于同为希腊诗人的乔治·瑟菲里斯与奥底修斯·埃里蒂斯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二人对于希腊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都十分喜爱,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在继承传统、作品的主题表现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感情基调、风格上又有各自的特色。
  
  四、雅俗共赏性
  
  作为一部开拓性力作,《诺》书材料翔实、论证详尽、逻辑严密,颇见作者的学术功底。由于作者叙述语言的浅晓平易,使人读起来并不感觉其艰深晦涩。在介绍获奖作家之生平时,有时附带介绍一些遗闻佚事,显得妙趣横生,令人兴味盎然。对于部分文学作品的解析,十分细腻详尽。《诺》书典雅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既可供专业人员研究之用,又可供爱好西方文学的普通读者消遣阅读和拓展知识之用。《诺》书适合于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的人欣赏,表现出雅俗共赏性。
  作为筚路蓝缕的开创者,《诺》书难免会有些许白璧微瑕之处,希望作者能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加以注意。书中部分章节因作者之主观情感过于洋溢,有时连用数个感叹句,似有损于研究的客观性。此外,在第六章有关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研究中,作者的本意似乎拟从人性论的角度统摄全篇,可是其中又夹杂一些阶级性观点的评价和论述,于其本意有扞格之处。作者对于索尔仁尼琴作品的评价标准前后并没有统一起来。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诺》书作为一部开拓性力作,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及其文学思想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视野、思维模式和价值坐标。总之,《诺》书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西方获奖作家群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是一本颇具学术价值的著作。
  张雷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