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关于风俗的描写
作者:刘兰英
一、风俗描写增加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每一个作家都会把自己独有的生活面带进作品中去,特别是幼年的感受,故乡的印象。作家自觉不自觉地使他的作品带有了家乡风情民俗色彩,并打上自己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印记。由于鲁迅对家乡的人文风土印象非常之深,因此他那以描写浙东农村为题材的小说,无不倾注着他特有的乡土感情。以自己对乡土独特的感触,把风俗描写引入作品,从而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社戏》中写的年规戏,还写了到“鲁镇”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若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的风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学生对着匾和鹿行礼、拜先生和孔子,还有美女蛇若白天呼唤人名夜间便来吃人肉的民间故事,以及故事的演化的教训。《祝福》中新年燃放爆竹、新年准备“祝福”大典时女人们杀鸡、宰鹅、买猪肉、点香烛,而拜的却只限男人的风俗。《故乡》里“我”回到故乡,搬家前要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人的人情世故。《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教给“我”的许多规矩:辞岁之后,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一过宵,便可随意使用;大年初一,睁开眼睛,就要对人说“恭喜恭喜”,不许说别的话,这是一年中运气的事情,还要吃一点福橘;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鲁迅善于在乡土风俗的描绘中刻画人情世态,从微观的角度对风土民俗进行真实细腻的描述,显示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
二、风俗描写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舞台
文学是“创造人物与典型的艺术”。风俗是人类各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风俗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一个人的经历和性格、气质的形成过程中都打上了烙印,发生着影响。因此,文学要写人,要表现人民大众的人性和人情,要探索人的个性的实质和心理,要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就不可能离开风俗的描写,作品中必然会融入广泛的风俗事象。
在鲁迅的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像阿Q、祥林嫂等这些旧中国落后农民的典型,这些人物形象之所以让人感到真实、深刻,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无不与鲁迅善于运用独特乡域的风情民俗来显示社会生活的典型环境,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舞台,以及从民间信仰和风俗心理的角度拓展情节,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有关。我们先来看阿Q的形象塑造,《阿Q正传》中阿Q“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未庄每年要举行迎神赛会,在“赛神的晚上,照例有一台戏,戏台左近,也照例有许多的赌摊”。阿Q曾在这里看过戏,赌过钱。作品里所描写的大量的有关未庄村镇的生产、生活、居住、饮食、信仰等细节,都显示出了地道的吴越风俗。鲁迅就是在准确地把握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前提下,通过阿Q同未庄各阶层人们的关系,深刻揭示他性格的各个侧面,塑造了这个思想上受毒害、精神上变得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的落后农民形象。特别是写出了作为他主要性格特征的精神胜利法,表明他的心理状态极不正常。这种精神胜利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没落统治阶级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旧地方戏曲对他的熏陶,作品中提到阿Q多次高唱绍兴剧《龙虎斗》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的情景,就这么几句戏文,阿Q既可以作为反败为胜的精神安慰,也可以寄托发迹的精神企望。在临刑前游街示众时唱出的“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是佛教轮回转世说的通俗表达,也是旧戏曲演出中经常出现的套语。可以说,形成阿Q愚昧落后性格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由地方戏曲宣扬的宗教精神铸造成的。
人物在风俗中产生,风俗描写实际上就是对人物的刻画。《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在三次“祝福”的风俗里完成的,“祝福”是过大年时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烟”祭祀“天神”和“祖宗”,以祈求来年的幸福。小说一开始先渲染了浙东鲁镇“岁暮谢年祭祖”的浓郁的民间风俗氛围,然后,祥林嫂的悲剧就在这个充满迷信和俗信的环境里展开,也从这里结束。第一次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人们的风俗习惯依旧,思想意识依旧,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必然性。第二次“祝福”是在鲁四老爷家里,这个封建思想的代表者,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祭祀,毁了祥林嫂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希望,加速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结尾的第三次对“祝福”的描写,既照应了开头,又让寂然死去的祥林嫂与在“祝福”爆竹声中祈求来年幸福的鲁四老爷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祝福》中除了写“祝福”的习俗外,还有扎“白头绳”的风俗习惯,妇女头上扎红头绳,是喜庆的象征;扎白头绳,则是死了当家人的标志,在中国封建社会,要求女子即使丈夫死了也必须从一而终,否则将成为罪人。文中写了祥林嫂因嫁了两次,违背了“从一而终”的封建教条,落了一件大罪名,而处处遭人歧视。通过这一习俗的描写,既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又显示了封建礼教极端虚伪,残忍的本质。“坐花轿”、“阴司阎罗”、“土地庙”、“半副对联”等风俗的形象描写,深刻揭示出当时妇女经受的封建礼教与迷信思想的摧残虐杀,从而生动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三、风俗描写富于美的艺术表现
列夫·托乐斯泰说,优秀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是“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这是因为风俗作为历史积淀的产物,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土壤,当作家把特定的社会生活和风俗现象熔铸进文学作品时,风俗的古朴性和时代性也就直接加强了作品的生动的时代感和历史的亲切感。鲁迅认为各地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才不至于千篇一律。
一篇作品里的地方色彩浓厚,往往是吸引读者注意,因为有地方色彩的环境描写,可以增加画面的美感和力度。鲁迅的作品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他笔下的风俗描写增加了亲和力,给了读者以视觉的冲击,从而产生精神的愉悦,富有美感。如作品《风波》所描写的“监河地土场上”农民吃晚饭的场景,就是一幅江南农村的生活风俗画:“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下面哼着飞舞……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和矮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下玩赌石子。妇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乌桕树”“芭蕉扇”“花脚蚊子”“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这些江浙一带特有的景物,就色彩鲜明地把一个极富于地方色彩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宛如身临其境,感到真实、亲切。再如《社戏》中鲁迅带着美好的激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在家乡看“祭神社戏”情景,以及所吃的菱角、罗汉豆、茭白等描写,极其传神地勾勒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水乡风俗画。
鲁迅的作品是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里没有为写风俗而堆砌风俗,风俗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惟其如此,其塑造出的人物才显得真实生动、栩栩如生。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文化学知识,是中学语文中风俗文化教学的重要范本。在教学中,只有凸现出其风俗文化特色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刘兰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