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散文教学也应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作者:孙国璋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不够的,还应抓住这些特点作深一层的分析——有意识地训练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同时这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一得力方法。
  下面仅就上述所列的几点浅谈一下散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发展学生纵向发散思维。所谓纵向发散是弄清事物的前因后果,找出来龙去脉的一种思维形式。
  抓住物、景与特征的因果等联系发展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分析课文时须指出物、景与特征的必然联系。凡是成功的状物写景,其特征描写均符合被描写对象的固有特点。而物、景固有的特征恰恰决定了作者应描写物、景的什么特征。“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如郭沫若的《石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通过与杨柳等的对比,富有哲理地描绘出石榴的奇姿异态和清新秀美的风韵。突出了石榴固有的特点。再如,方纪的《三峡之秋》写的是三峡的中秋。要写三峡之秋就得写三峡,写三峡就离不开长江,写长江自然要写灯标、渔火,但落脚点是“秋”,那么三峡之秋就不能不写橘柚树。作者正是抓住这些景写出了三峡之秋的特色。文中表现出的的确是三峡的秋天——中秋,而不是黄河之秋。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晓得描写出的特征与物、景具有固有的逻辑联系,无疑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抓住物、景与情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纵向发散思维,状物也好,写景也罢,都不是为状物而状物、写景而写景。而都是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凡成功的状物、写景,看来是写了物、景,实则都是在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分析出准确生动的物、景的特征,就是为合乎逻辑地领会蕴含在物、景当中的特定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剖析出物、景与情的内在联系。如《石榴》选取具有那样特征的“石榴”的描写,在表达了对石榴的赞美之情的同时,则颂扬了我们民族的美好情操,并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再如郑振铎的《海燕》就是托物抒情,即借小燕子抒发去国怀乡的无限愁思,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那么,作者欲表达那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借小燕子呢?我们知道,家乡的燕子年年光顾故里,正如文中所说“燕子归来寻旧垒”。作者当时是被迫远走欧洲,途中看到海燕,自然想起家乡的小燕子,勾起思乡恋国之情。也就是说,小燕子的一些属性(寻旧垒)与作者特定环境下的心情是相通的。
  不论是托物抒情,还是借景抒情,只要我们分析出,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随物、景自然流淌出来的,有某种物、景就有相应的思想感情,有某种思想感情就因情设境。物、景与情丝丝入扣,吻合无间,晓得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的链条,即其内在联系,定会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发展学生横向发散思维。横向发散,是根据一种现象,联想到与之相似相关的,但又各具特点的事物,形成横向排列,按横向形成发散的思维形式。发展学生这种思维可用比较法。
  物与物比较。“石榴”与“牵牛花”(叶圣陶的《牵牛花》)相比,二者主要作静态描写。但静中有动,如写“石榴”由小茄形的花骨朵逐渐裂为四瓣,颜色由红变为金黄;“牵牛花”则写“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则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前者重在写花,后者重在写藤。为什么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呢?因为石榴花不怕太阳的“威力”,它是夏天的“心脏”。这是赞誉石榴那种昂扬勃发、无所羁绊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恰是该时代的需要,也是作者的向往与追求。牵牛花的藤具有极强的“生之力”,作者借此赞扬了奋发向上的人类的“生之力”,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为建设新的生活而奋斗。通过比较可知,描写的对象不同,表露的思想感情也有别。或者说,正因表露的感情不同,所以选取的对象就不一样。
  景和景相比。“三峡之秋”和“故都的秋”(《故都的秋》郁达夫)比较。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它的中秋是明丽、热烈而又宁静的;故都的秋天(北方)则从山间的槐树、枣树开始,大地呈现五彩的迷人的秋色,随处可闻秋蝉的啼唱。朱自清的《绿》就用了比较法写出了梅雨潭“奇异的绿”、“醉人的绿”、“女儿绿”。
  物跟景相比照。抒情散文的主题,作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物、景的描写表现出来的。物、景虽有相同之处,甚至有人讲状物和写景是一回事。实际还是有别的。状物是对物体描摹,不仅要摹出物的形,更重要的则是传出物的神,它是形神兼备,高度统一。如对“石榴”的描摹,在准确地摹拟出它的形态美的同时,神态美也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写景,不仅要写出景的特征,更重要的则是流露出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它是景情交融,天衣无缝,不着痕迹。如茅盾的《风景谈》的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先写过去沙漠的苍茫、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哄哄的火响。后写当今的沙漠“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最后水到渠成地点出“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文中的得力因素,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分辨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是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横向发散思维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发展学生逆向发散思维。逆向发散就是形成思维的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多方探索,然后选择新思想,树立新形象的思维方法。如郑振铎的《海燕》是借小燕子抒发怀乡恋国之情。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别的能否引起作者的那种感情吗?如喜鹊能不能?显而意见是不能的,因无从写起它,嫌生硬。海鸥行不行呢?作者在海上航行是会看到海鸥的,写其很自然。但海鸥的形体与小燕子的形体相差较远,更主要的它不具备“寻旧垒”的属性,不会勾起作者当时的联想。只有海燕特有的形体才会使其自然地想到家乡的小燕子,进而合乎情理地引起作者缕缕的乡愁。再如鲁迅的《秋夜》用枣树象征敢于斗争的战斗者,就在于枣树是直意向上,无畏严寒。我们可引导学生,试想以垂柳象征战斗者可不可?尽管它也是人们常常赞美的对象,但它婀娜下垂,此种属性与战斗者勇于向上的精神品质不合拍。通过逆向发散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思考,进一步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能准确地肯定或否定某些事物。这个功夫就是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发展学生的顺向思维。顺向思维是按着事物发展的顺序,能动地去思考和认识事物的本质的思维。任何文章都有一个顺序的问题。状物写景的散文,其顺序就是状物的层次,按时、空间来写景。教学时,应指出其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或受物体本身的结构制约,或与观察物体的顺序有关,或依景的方位、类别、时令等来描写。总之都与表达主题的需要相关。所以,分析时只要讲清物、景固有的顺序(景的顺序以特定的角度),文章中状物写景的顺序和文章的主题三者合为一体,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这肯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顺向思维,加强其思维的严密性。
  象征手法是散文经常使用的,如巴金的《灯》,作者以“灯”象征“革命”,这合不合逻辑呢?教学时应作深一层的分析,指出征体和本体之间只是一种外在联系,但成功的象征又都是合逻辑的。这就在于二者之间存在着若干相似或相近的属性。如“灯”具有“带来光明”、“引路”等属性,这些与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黑暗环境里坚持斗争的革命力量相似或相近,这一革命力量能驱除黑暗,使人们看到抗日胜利的希望……。讲清这些,使学生凭他们智慧的桥梁在心理上感到征体和本体间有特定的联系,合乎情理,这怎么不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呢!
  散文的题材可谓无所不包。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远至悠久的历史,近至当今的新事物;大至国内外要事,小至一片碎瓦,一根小草。这正是散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散”。但散文又忌散。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散”是“形散”而“神聚”。好的散文都是散中见聚,理丝有绪。也就是说,不管它选材多么繁杂,都是表达特定主题不可缺少的材料,并非旁斜逸出。作者在选材、组材时都严格遵守同一律的要求。教学范文时也要引导学生遵守同一律。这定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上述仅就散文的一些特点,谈了讲清知识的联系点,分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是的,“并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自然而然地导致智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的,符合逻辑结构的规律性的知识,才是发展智力的‘食粮’和基础”。(陈胜三《教育心理学简编》)
  孙国璋,辽宁朝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