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用文学的方式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

作者:陈洪福




  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实质是一种语言艺术。因为它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通过形象的美感作用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借此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语文即语言文字,涵盖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其本质也是一种语言艺术。
  可见,文学和语文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自古以来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遗憾的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迫使语文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文学教育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支持,而片面追求语文教学本身的工具性、实用性,又使语文逃离了文学园地。
  我是一个语文工作者,也是一个文学追梦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比较注重借助文学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这里,我且就文学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效用作一个粗线条和发散性的阐述,以请教于各位同行。
  
  一、让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兴奋剂”——激发兴趣
  
  舒芜先生认为:“中学的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文学兴趣。”他说:“中学生里面,将来真正搞文学专业的人毕竟是最少的。这也就是文学这块内容常常被人忽略的原因。可是文学对于人的成长,作用又是最大的。”
  的确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文学的兴趣,而对语文课的淡漠往往基于文学教育的空白或误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主动学习、探求知识、获得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我国教育从来就是十分重视学习兴趣的重大作用。新编语文教材更是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究课文时充满着无限的乐趣。
  新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大批文质兼美的文章,且基本上是文学作品,尤以诗歌散文居多。因此,教师不能拘泥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刻板模式,不能局限于“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的“三段式”论教学轨道,而要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求变、求新、求活”,最大限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或语文兴趣。
  “求变”是必然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课文不同,教法自然应该力求变化。即使是语文教学中最简单的朗读指导,就有许多种变化供我们选择。不同的读法交错进行,学生对诗文的兴趣自会大大增加。
  “求新”是必须的。新颖的教法更能有效地调动、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保持、发展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从而较好的领会和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求活”是必要的。如果教师经常用文学语言进行牵引,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化、幽默感等,就更能使学生的大脑维持亢奋状态,渐渐乐于学习,渐渐善于学习,包括文学素养在内的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就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源头活水不断流了。
  
  二、让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粘合剂”——走近生活
  
  文学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当然,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刻板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富于创造性的。
  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
  或许是我们教师文学素养的先天不足,或许是学生阅读环境的狭窄单一,或许是教育教学观念的滞后疲软,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总是把文学作品等同于普通文章,千篇一律地把它们作为传授语言学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工具和范例,以致消解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意义,以致陷入了“文以载道”的怪圈而束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于漪老师认为:“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她说过:“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那种“肢解课文”、“分割文本”的教学行为必定导致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互相掣肘甚至两败俱伤。
  我们都知道,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从文体学角度看,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的课文无非是综合了一般文章体裁和特定文学体裁。其实二者是交叉互补、融合贯通的,因为本质上它们是并不矛盾的统一体。比如,小说和散文对应纳入记叙文的范畴,谁都容易接纳。所以,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让学生掌握某类作品而不仅仅是单件作品的鉴赏知识和方法,课堂效益才会大大提高。
  
  三、让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润滑剂”——解读文本
  
  语文综合素质体现为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心理和生理,二是语文知识和能力,三是思想道德和修养。体现在语文课中,正是基于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学生才有解读文本的意愿。
  文学作品的解读既是多元化又是个性化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把课本当书本,还要将自读课本和课外读物结合起来学习,让文学作品起到润滑课内外、润滑主客体的作用。
  语文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也是一个多层面、多元化因素融合一体的教育,同时又充满了具象化、个性化的特点。无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对象——文本、学习的过程——解读,都是如此。所以,在语文教学上,我们教师一定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注重文本对学生的有机的直接的影响和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究的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书籍包括文学名著名篇……当然,我们也要注重授之以渔,教给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调动语文知识的积累,迁移语文阅读的技能,从而得到有关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明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悟出个中真谛。
  而就文学的社会作用来说,文学“寓教于乐”的特点不可忽视。我们要遵从文学规律,以认识作用为基础,以教育作用为主导,以美感作用为具体的表现形式,通过艺术形象的鉴赏和感化,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兴感怡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转化成为物质的力量。若果如此,我们的文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就可谓天上人间其乐也融融了。
  
  四、让文学教育成为语文教学的“催化剂”——提高能力
  
  这里且就作文一项略谈文学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深刻影响。
  有一篇题为《怀想天空》的高考作文,一评36分,二评42分,三评综合判定为39分。复查阶段,何永康教授反复读了三遍,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何教授认为: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而是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字里行间。
  我想,判分如此悬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文学、对文风的见解有异。文采飞扬的散文,表达另类的小说,确实容易展现才华、凸显技巧而获得别人的认可,反之,内容本色、语言质朴的文章难以得到别人的赞许。归根到底,现实生活中,人们崇尚优雅、追求浮华之风太盛,返璞归真、本色自然之心渐少。于是,我们喜欢“标新立异二月花”的同时,冷淡了“清水出芙蓉”的天然情趣,这是不好的。
  话说回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向文学作品借鉴学习终究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除了要把课文细嚼慢咽、消化吸收外,还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摘抄笔记,积累语汇;写好观察日记,积累素材;尤其是教育学生“向生活要作文”,写真事,说真情,抒真情,求真理。
  另外,文学教育对语文的听说读的能力的促进提高也是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的。如朗诵诗歌感悟其韵律,阅读散文领略其韵味,浏览小说品味其情趣,演绎戏剧体验其情致,不一而足。
  我们要重视文学教育,我们要身体力行,让文学教育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地上升。
  陈洪福,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