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古典诗文与中学生人格情感培养
作者:王 加
人格是指人的品格,含有个性、性格、品格的意思,人的思想意志、道德情感、行为态度、性格气质、品格节操都可通过人格体现出来。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应重视中学生的这一特殊时期,语文教育与人格教育有着天然的血亲关系,在促进个体健康人格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古典诗文加强对他们的人格情感的培养。古典诗文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成长史、发展史、心灵史,整个古典诗文反映出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史,呈现出古代优秀文人墨客独特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人格情感因素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人。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相对安定、统一的时期,唐朝诗歌大多积极向上、激进健康、关注现实,对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李白是具有唐朝诗人富有理想、积极进取、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典型代表,他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出自己对国家、百姓的忠诚、真挚的情感。尽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巨大的差距,诗人仍然执着追求人生理想,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实现人生理想的决心。尽管诗人的人生理想一再受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处境多么困难,地位多么卑微,他都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安危,直到晚年他仍坚信“北方朝廷终不改”。
屈原的《离骚》集中表现了他的炙热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中激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屈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异常的艰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在“世混浊而不分兮”的现实中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中的“上下求索”、“忍而不舍”的精忠报国的精神是屈原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为进步、正义事业奋斗的人们。
唐代诗人还有着豪迈开阔的胸襟,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望岳》。李白的《将进酒》、《宣城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在悲歌慷慨中见精神气魄,从中见时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古典诗文中还表现出健全人格的人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封建统治者投去了轻蔑的一瞥。高适《燕歌行》将“战士军前半生死”与“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讽刺了军队将领的冷酷无情。
唐代诗歌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时代和社会现实开掘其中的深层次内涵,使学生受到人格方面的濡染、浸溶、熏陶,诱导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影响学生深层的人格因素,指导学生的人格成长发展。
生命意识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现代社会在各种压力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越来越偏离人性主题,中学生的生命意识越来越淡薄,应该利用古典诗文体现的古人生命意义的感悟,生命价值的珍惜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古人对话,与时代对话,与生命对话,反思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使学生形成丰富而舒展的个性、正直而刚健的人格,形成独立、自由的价值主体。
《孟子·告天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儒家的忧患意识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孔子“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文化不仅对国家民族关注,更体现出修身养性的自我完善。要肩负起安邦定国的重任就要“修身养性”,就是通过学习和反省,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结果最高呈现就是“仁、义、理、智”,“仁”就能以人为本,对生命的价值有乐观的态度,充满博爱的精神。
与儒家文化看重人的社会性不同,道家文化看重人的自然性,抛开社会功利关怀个体生命。在个体生命价值上高扬强烈的自我意识,追问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认为个体生命的价值高于社会责任。提倡保持人格尊严的前提下,珍惜生命,善待自我,顺其自然。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从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入手,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方式引导感染学生,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入情入境,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学习效果。在课堂结构设计上,教师应注重情感的诱发,让学生怀着疑问去进行认知方面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情感诉求,特别是从诗文中表现的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兴趣。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心灵世界的凝聚,我们用心体会就会被其无限的魅力吸引,情感受到无限的感染和激发,心灵受到涤荡和震撼。岳飞的《满江红》抒发了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诗歌中洋溢着爱国热情,教学中这种情感必然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的情感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及交友之道历来受重视,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荀子也曾说“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之,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中优美的诗句使学生感到友情的可贵,体悟友谊的真谛。
亲情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是人间至情,这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情感是最难以割舍的。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动的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佳节是亲人团聚,兄弟登高望远之时,而诗人却客居异乡,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溢于言表。
爱情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从《诗经》开始爱情就被诗人所吟唱,《静女》表现了男女相恋时的纯真情感。《关雎》描写了一位男子偶遇“窈窕淑女”一见钟情,于是“寤寐求之”,但并未得到回报,因而“辗转反侧”,幻想着“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美妙境界。这种真挚的爱情必然会感染学生,使学生领悟相爱是心灵相通、情感相融,而不是耳鬓厮磨、朝朝暮暮,使处于豆蔻年华的他们正确理解和对待爱情。
由于人格成长的过程是个体主观能动选择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制约,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根本,最终是由个体自身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个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古典诗文的人格陶冶的功效,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继承这一宝贵遗产的同时,更应在新时期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功效,本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宗旨,通过古典诗文教学使学生受到人性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实现“为人生”的语文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王加,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