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教育领域价值取向的偏差

作者:谷友静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往往把复杂的教育活动简化为“教书”,似乎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全部教育的真谛。这种观念给教师带来一种错觉: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教得越卖力,对教育越忠诚。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于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就成了主宰学校讲台的生动写照。
  考察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教师真正的教育活动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在我国古代,至少从孔子开始,无数志于教导青年的思想家和学者就设坛讲学、广收门徒、培养人才,无论是《学记》中记载的“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视知类通达”,还是韩愈在《师说》中倡导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从来就不仅是单纯的教授书本,也在塑造学习者理想的道德人格。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等“智者学派”实际上是西方第一批专职教师。他们传授读写算知识,培养学生的讲演和辩论能力,要求学生成为符合社会理想的合格公民。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教育自古以来就是“育人”的事业,教师本身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本”,以其学识与道德人格感化一批又一批的求学者,而不是冷冰冰的“教书”。为什么到了今天,经过专业教育的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反而“异化”为机械的“教书”呢?让人费解。不能否认,只问手段,不问目的的“工具理性”的技术指导对学校教育造成了肢解。为了符合经济原则和追求效率,学校教育对知识领域进行条块分割,以求快速、有效地传递;为了培养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只关心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增长,而不问道德和人格的发展;为了追求升学和精英主义的教育,教师把学生的经验局限在薄薄的书本上,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格发展的缺失和学生心态的扭曲。学生逃学,辍学,甚至以极端的方式对抗教育的事件并非绝无仅有。作为教育者,发生了这些事件我们能怪学生吗?教育领域的偏差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
  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中,纠正教育领域的偏差,教育者要有一种崭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即应立足于经济全球一体化对人才和劳动者的科学认定,已培养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善于合作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
  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下,教育者要沿着正确的教育领域的价值取向的轨迹前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把学生的发展(包括知、情、意、行)整体性推进,即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不再流于单纯的知识灌输。教育活动作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再远离社会,不再让学生躲进学校死啃“圣贤书”,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谷友静,教师,现居河北丰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