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教育理念

作者:顾乐远




  《倪焕之》是叶圣陶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从事乡村教育的作者,通过主人公倪焕之的奋斗历程,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80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但在这个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时代,作者对教育的真知灼见仍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工作者应怀抱理想、满腔热忱地对待自己的事业。
  
  作者借倪焕之之口:“譬如木匠,做一张桌子椅子的,用不到理想;或者是泥水匠,他砌墙头只消把一块一块砖头叠上去,也用不到理想。教育事业是要养成‘人’的,——‘人’应该把他养成怎样?‘人’应该怎样把他养成?——这非有理想不可。”“不论什么,要尝到深浓的滋味,一定在钻研很久之后;音乐是这样,绘画是这样,教育事业何独不然。”
  
  二、教师应主动地去认识儿童,善于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小说中的小学校长蒋冰如说:“所以我主张当教师的第一要认识儿童!”“要认识儿童就得讨究到根上去。单单对一个个儿童看是不行的,至多知道谁是胖的,谁是瘦的,谁是白皙的,谁是黝黑的罢了;我们要懂得潜伏在他们里面的心灵,才算数。”
  
  三、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开源的”,应该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倪焕之对教育有独到的理解:“源头开通了,流往东,流往西,自然无所不宜。现在一般的教育却不是这样,只是‘传授’的;教师说这该怎么做,学生照样学会了怎么做;完了,就没事了。但是天下的事物何其多,一个人需应付的情势变化无穷,教师能一一给学生预先教会了么?不能,当然不能。那么何不从根本上培养他们处理事物应变情势的一种能力呢?这种能力培养好了,便入繁复变化的境界,也能独往独来,不逢挫失;这是开源的教育的效果。”“我们不能把什么东西给与儿童;只能替儿童布置一种适宜的境界,让他们自己去寻求,去长养,我们至多从旁给他们一点儿帮助。”
  他说:“我的意思,这样学,那样学,无非是借题发挥,根本意义却在培养学生处理事物、应付情势的一种能力。”
  
  四、引导学生,贴近自然,走入社会,游戏与功课合一,学习与实践合一。
  
  倪焕之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教育太偏重书本了,教着,学着,无非是文字,文字!殊不知儿童是到学校里来生活的;单单弄一些文字,就把他们的生活压榨得又干又瘪了。”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视野非常狭窄,没有广知博识,就带领学生开辟农场,师生们常常在那里“劳作、研究、游戏、享乐”。
  农场的开辟,给学生们展开了一个新鲜而广阔的世界。“从一粒种子,看它发育,看它繁荣,看它结果;还可以看它怎样遭逢疾病,怎样抵抗天行。因此而晓悟了知的,岂只是一种植物的生活史;生命的秘奥,万物的消息,也将触类而旁通。”“学习与实践合一,就是它的价值。而且,它把生活醇化了,艺术化了。”
  
  五、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过失,提倡“诚意感化”,反对压制。
  
  在蒋树伯的眼里,“只看见一个个都是好学生”。他认为,对于学生的缺点和过错,教师要“善意地开导……最宝贵的是学生犯过后的眼泪,一滴眼泪要比一课修身课文还要有力量”。
  
  六、教师要有充分的自主权,有教育教学的广阔空间。
  
  面对统一却并不适于乡村孩子的教科书,倪焕之心潮如涌:“有心的教师常常遇到一种不快意的经验:为迁就教科书,勉强把不愿意这样教给学生的这样教给了学生,因而感受欺骗了学生似的苦闷。为什么不自己编撰呢?最懂得学生的莫过于教师,学生需要些什么,惟有老师说得清;教师编撰的教科书,总是比较适合于学生的智慧的营养。”
  
  七、学校要同化社会,促进社会的纯洁与进步,而不是被社会所同化。
  
  倪焕之认为:“单看见一个学校,几许学生,不济事,还得睁眼看社会大众。怎样把社会大众提撕起来,与怎样把学校来办好,学生教来完善,同样是重要的任务。”“学校应该抱一种大愿,要同化社会,做到这一层,才是学校的成功;假若做不到,那就被社会所同化,教育等等好听的名词,效果几乎等于零。……我们要直接地同化社会,要让社会大众都来当我们的学生!”
  终生都对教育深入思索的叶圣陶先生,将其教育理念凝结在他唯一的这部长篇小说里。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他也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顾乐远,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