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教育背景下的“诗教”与“师教”

作者:赵亚平




  此所谓“诗教”,盖指中华诗词教育;此所谓“师教”,盖指中国师范教育——本文正欲探索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良的诗教传统,使之在我国当代师范教育中继续发挥其巨大的育人功能,以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
  中华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滥觞,是华夏人文文化之荟萃;古代儒家曾格外注重《诗》的教化功能,传统儒学曾将其列为“六经”之首。无论是《论语·阳货》中的“兴观群怨”说,[1]还是《礼记·经解》中的“温柔敦厚”说,[1]或是《毛诗序》中的“风动教化”说,[2]均证明了闻一多先生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的论断:“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3]正是在这咿唔占毕、弦诵融融的诗国氛围的熏沐浸染下,中华民族历代知识精英方能精神得以升华,智慧得以启迪,才能得以增益,身心得以康宁,从而在诗的律动中昂然地走向个体生命的灿烂或邦家事业的辉煌。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欲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是民族凝聚力,而民族人文文化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人文文化的极为重要的层面,因而在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断不可忽略诗词教化这一传统塑人利器的创新使用。以教师摇篮、文化母机给自己定位的师范院校,在传承民族人文文化方面又有着其他高校无法俦比的特殊功用,即可通过自己所培养的教育英才将民族人文文化的良种遍播基础教育领域,使广大中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而使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遍及四海,传之千秋。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时,则更应努力发掘中华诗词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及中华诗教所拥有的巨大育人潜能,极力寻索“诗教”与“师教”的接触点与契合点,并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具体实施以完成由传统诗教向当代诗教的转化,从而为师范生素质的提高、合格师资的培养拓开一条崭新的路径。即此观之,在师范院校大力发展诗词教育,实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也。
  
  一、以诗魂壮师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因此任何学校都须将振奋学生精神、培养学生品格的德育重任冠诸其一切工作之首,而在校园内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则是完成这一极具战略意义任务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作为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渠道的诗词教化工作则更是培基固本的“灵魂工程”。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誉,其在诗教这一“灵魂工程”中所拥有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则早经成为世人之共识:欲正人则必先正己,欲以诗魂壮国魂则必先以诗魂壮师魂,因为教师思想素质的高下是关涉所有学校包括诗教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在师范院校率先大力发展诗词教育以铸造未来教师之灵魂,既会直接关系到师范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又会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其育人效应真堪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是数千年来中华骚雅群体心灵音声的吐露、生命意义的彰显和审美理想的昭示,从而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精神的煌煌巨厦。师范院校开展诗词教育工作的宗旨之一就在于引导师范生徜徉其间,以现代理念和全新视角来解读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内蕴: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等诗句中所表达的炽烈的爱国情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句中所表达的深沉的仁民襟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等诗句中所表达的积极的用世态度,“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诗句中所表达的强烈的责任意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诗句中所表达的无私的奉献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等诗句中所表达的不屈的英雄气概,“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等诗句中所表达的坚贞的志士节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等诗句中所表达的坚忍的探求意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惇落第诗》)等诗句中所表达的严谨的治学风范,“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等诗句中所表达的可贵的惜阴观念……尤其是那些诗品与人品、诗格与人格达于高度统一境界的动地歌吟,则更容易使师范生在灵魂深处产生强烈的情感震撼,获得深刻的理性启迪,并迅速内化为高层次、综合性的精神素质,这对他们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师德修养的形成会产生无可替代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为未来的执教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诗才益师才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5]德才交融,密不可分。故除了正确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师德修养外,做教师还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本领,然后方可谓德才兼备之良师。在师范院校大力发展诗词教育以增加师范生之诗才则对其文化知识素质与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首先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观之,则中华诗词堪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的知识的渊海,即中华数千年积淀而成的一切知识精华莫不涵盖其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量信息源。如,读蔡琰《悲愤诗》可知季汉政治之混乱,读杜甫《忆昔》诗可知盛唐经济之发达,读苏舜钦《庆州败》诗可知北宋军事之孱弱……更有许多诗人对以诗论诗、以典入诗、以学问为诗、以禅理入诗等情有独钟,致使其诗词中的知识含量剧增,会给人以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直接教益。师范生对诗词的吟诵、解读、鉴赏、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对各种知识信息的摄取、贮存、加工、处理的过程。当这种“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陆机《文赋》)的审美过程持续既久,诸多看似零散的知识便会因发生链接现象而自然形成系统了。这种由诗教渠道获取并自我综合而成的知识,较之由其他专业课渠道之所获则明显具有牢固性、灵活性、形象性、深刻性、广博性、开放性等诸多特质,恰如殷勤蜜蜂博采众芳后酿成之蜜,别有一种真纯的甘美在,对其未来哺育中小学生会大有助益。古往今来的许多知识精英都是通过诗教渠道觅得真知成为饱学之士而走向生命与事业的辉煌的。
  其次从能力增益的角度观之,则诗教有如波澜壮阔的水上训练场地,师范生涵咏其间,可使多种从教才能得以迅速提高——吟咏之,可提高其朗读能力;背诵之,可提高其记忆能力;书写之,可提高其写字能力;解读之,可提高其理解能力;鉴赏之,可提高其审美能力;习作之,可提高其创造能力……尤其是诗词思维方式的原创性、形象性、直觉性、灵活性等特征,对激活知识、启迪灵明、创新文化等大有助益,可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提高师范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和重要途径,并会直接关涉到未来他们对中小学生的脑力开发。古往今来许多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师才都是在诗教接受过程中形成的。
  由此看来,整个诗教过程就是师范生急剧益智长才的过程,师范院校的诗词教育就是要充分拓展这种“智力与能力的空间”,以使师范生在未来的从教过程中能够做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