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由鱼饵的选择来反思我们的教育

作者:何 霞




  众所周知,选择鱼饵要看鱼儿喜欢吃什么,鱼儿喜欢蚯蚓,那就用蚯蚓作鱼饵。
  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的特邀嘉宾皮特用了这个生动的比方来说明在双方沟通过程中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道理。作为教师,听后颇有感触。我想:教师在教育中也得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学习规律来安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虽然没有像选择鱼饵那么简单,但道理是相通的。
  反思我们以前的教育:对“书”强调过多,对“人”关注太少;教师的主导作用看得过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不够;标准统一要求有余,个性发展空间不足;学生的个性如何,学生喜欢怎样,他们今后的发展需要什么,都很少考虑,很少顾及。
  教育,究其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是提高人的素质。因此,我们应从“关注书”转向更多地“关注人”,即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教学民主”,体现的就是人本思想,人文精神,强调的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也不无明证,成功的教育无不是根据学生实际,体现“教学民主”的。
  试图用一种模式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把书上死的知识尊为不可改变的经典,把教师的讲解奉为不可置疑的权威,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注意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是目中无“人”的表现,是旧的学生观、劣的人才观在作祟。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应着眼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曾几何时,人们高谈“因材施教”的原则,阔论“转变差生”的措施,有的还将“差生”美其名曰“后进生”。但因囿于陈旧的学生观、人才观,仍沿用既定的标尺来衡量评价学生,所以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效果事倍功微。
  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教师精心准备一个又一个问题——所谓“牵牛鼻子”,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是这样的课堂设计立足点在教师,而非学生。启发式只局限在教师的身上,“满堂灌”悄悄地摇身成“满堂问”。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真正尊重学生的阅读教学,应该把什么作为课堂的起点?鱼儿喜欢蚯蚓,那么是否把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作为起点,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呢?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呢?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很精彩,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各具个性的审美客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他们具有惊人的发展潜能,都是可塑人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个学生都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特长,需要教师有伯乐的慧眼去细心发现,需要教师有园丁的耐心去浇灌培育。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人才观、学生观;真正具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至于“好”与“不好”不能有唯一标准,不能以老眼光看问题。我认为教师要做根雕艺术家,根据树根特点,发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提高之,发展之;而不是做“工程师”,预先设计,依图制造。教学不该像丰子恺的一幅漫画中讽刺的那样,用同一模子浇铸出符合一定标准的成品。
  例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系列中的《外国小说欣赏》,对中外小说选修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在学习《丹柯》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试着让学生从自己最被感动的情节入手分析,学生似乎“灵动”了起来,从简单的复述情节的被动中解放了出来,往往从这些学生颇感兴趣的内容,我们能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谈到这些情节的浪漫主义手法的时候,学生也饶有兴致地谈到浪漫主义作品也须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古老的神话中,逐日的夸夫喝干几条大河,《离骚》中马驾车遨游太空,李白诗中的白发三千丈,郭沫若把地球比作母亲,毛泽东把帝国主义比作苍蝇等,这些描写都极富夸张色彩,想象极为丰富,但其中人物的情感,判别是非的标准等都立足于现实,如水可以解渴,马拉车而不是车拉马,愁白头发而非愁黑,母子之情,苍蝇嗡嗡叫等,浪漫主义也是为了现实的实现,自然,学生也是有收获的,教师也是有提高的。
  又如在新课程《论语》选读教学中,对于儒家的经典法则“中庸之道”如何让学生欣然接受?我想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心灵出发。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这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学生对此很有感触,不妨可以先听听学生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和感受,从而也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学生也举到“豪猪”的例子,浑身长刺的豪猪如何在冬天互相取暖,既不互相伤害又保持群体的温暖。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对人际交往当中的适度交往原则,“过犹不及”等原则产生兴趣并形成认识。诸如“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等深奥的道理也会变得浅显起来。这样,严肃的说教假如贴近学生的内心便会变得亲切起来。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首先改变教育观念,才能正确定位,找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否也能经常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要把课堂填满,留些空间给学生,留些距离给学生,彼此产生美感。让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学”的兴趣融为一体,走进彼此的心灵。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合作伙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同伴,成长路上的同行者。作为同伴,教师要与学生沟通、理解,合作愉快,获得双赢。一句话,教师乃至整个教育凡事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何霞,教师,现居浙江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