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教学与情感空间开掘

作者:张亚平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是这门艺术的核心。而现在的语文课堂,许多老师侧重于对文本框架式的解读,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内容——结构——写法分析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老师讲演得非常精彩,但学生能感应的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老师没有真正把学生带入文章情境中去,没有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作品,获得情感的体验,就像隔着栅栏看风景,学生永远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体验者。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文章是作者情感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文章的感情,就不能真正读懂文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不能也不应离开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 入境引情
  
  想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仅仅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实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这首先要求课任老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路,找准作品的感情线索,悟出教材中文与情的交融点,才能做到以情传情,通过自己的教学激起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课文的内容,恰当的创设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对于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七根火柴》是一篇传统课文,文章非常好,可由于写作的时代与现在的学生存在很大的距离,上这篇课文时,常常只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分析卢进勇和部队如何需要火,无名战士如何保存火柴,如何交出火柴,火柴如何发挥了巨大作用……分析下来,学生理解得清晰明白,可是却没有在情感上受到触动,真正的体会到无名战士的崇高和伟大。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进入文本的情境中,我选择了电影《长征》中一个片段,内容是红军过草地时的场景:暴雨夹着冰雹倾盆而下,战士们偎在一起瑟瑟发抖,暴雨过后,草地上留下了牺牲战士的遗体……片段一放完,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沉浸在悲壮的气氛中,接下来,让学生在电影《辛德勒名单》低沉悲壮的音乐伴奏下,小声朗读课文,这种悲痛的情感一下子就进入了学生的心灵。
  
  二、加强诵读 以声传情
  
  文章是作者的人生体验,课文中的许多语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人们可以借助朗读,依靠语感,对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进行理解和运用。因此,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性情的作用。一篇情文并茂的作品,一经无表情地朗读,犹如美人落魄,顿减光彩;如果带有感情地朗读,就会声情贴切,令人荡气回肠。所以,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
  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以及范读能力,声调的高低及表情的变化,手势的运用都要能巧妙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如范读《乡愁》宜用沉静、低缓的语调,哀婉的语气,把作者思念亲人,眷恋亲人祖国的感情表现出来。而诵读《安塞腰鼓》则要情绪高昂、亢奋,语速随着腰鼓的节奏而相应改变,充分感受腰鼓的气势。学生随着老师诵读,也要有“文章不厌百回读”的信念,常读常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抓学生朗读基本功。个别情文并茂的段落,让学生熟读成诵,含英咀华,让学生品味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感情意蕴。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春》和高尔基的散文《海燕》时,我除采用抑扬顿挫,催人动情的语调范读课文外,还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随机同步朗读,且齐读和个人朗读相结合,酿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听潮》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大海的伟大力量。授课时,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让他们通过声音,凭借语言,去感受大海的温柔与雄壮,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大海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另外,像《我的老师》中诚挚的师生之情,《金黄的大斗笠》中的纯真的姐弟之情,《背影》中殷殷的父子之情,《故乡的椿树》中缕缕的思乡之情,《散步》中祖孙三代融融的亲情,《雄关赋》中浓浓的爱国之情,《最后一次演讲》和《记念刘和珍君》对敌人强烈的憎恶之情,都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细细体味,才能悟出个中深味,“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三、咬文嚼字 会意生情
  
  作品是蘸着作家的心血写作,可谓一字一句都是“情”。而最能表现“情”字的是作者在行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词句。这些关键性词句是作家反复比较、揣摩、锤炼而成的。在一篇文章当中这些关键性词句就像那离开桃花源的渔人一样“处处志之”,只要我们“寻向所志”,就会豁然开朗。走近作者,触摸作者心扉,达到阅读赏析的目的。面对一篇情感丰富的散文,就必须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潜入文字背后,才能走近作者心灵。一些词句,或者能揭示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方面富于表现力;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语句实则是作者精心安排在文章中的“志”。对此,我们必须细细品味,注意比较,咀嚼,揣摩,体会其耐人寻味之处,从中获取特定语境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收获那些活灵活现的形象,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得个中滋味。
  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起来而且崭露头角,同时显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大地复苏、芳草萌生的新奇愉悦的感觉,真可为妙笔传神。
  又如我们在阅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大凡只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细细品味,而忽视了文中的“四次流泪”和“两声唉叹”这些同样是关键性的词句去品味。作者的四次写流泪:第一次,徐州见父,祖母去世,父亲卸差祸不单行流下的是悲伤之泪。第二次,目睹父亲月台买橘,年老体胖,步履蹒跚,衣着寒伧,跳上爬下,爱子疼父,情真意切,流下的是激动之泪。第三次,浦口分手,恋恋不舍,流下了惜别之泪。第四次,北京读信,回忆往事,流下的是思念之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如此流泪,足见作者与父亲的至爱之情。再说两声唉叹:第一声,认识转变,自嘲自责。原以为父亲说话不太漂亮,还“暗笑他迂”,后来终于理解父亲那一片赤诚的无微不至的爱子之情。第二声,思父心切,不能自已,曲终情在。表达了无限怀念和牵挂父亲,盼望相见,但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惆怅心情。透过作者四次写背影,四次流泪和两声唉叹,我们才和作者会面,好像在聆听作者本人谈《背影》时曾说的“我写的《背影》,就是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这样越走越近终于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仿佛在我们面前凸现一幅父子情深,缠绵绯恻,万般柔情,哀婉动人的画面。阅读其他散文又何尝不如此,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文中关键性的词句,就会理解个中滋味,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激发想象 用景动情
  
  情感与想象是一对孪生姊妹,情感是想象的内动力。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只有想象,才能调动读者的情感潮汐,跨越文字的桥梁,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其实,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作者表达情感,有时直白明显,而有时含蓄隐晦。这就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方能领悟作者那含蓄隐晦的情感!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以全部人生体验看作品中的一切,使自己化为对象,而他的情感与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
  如《荔枝》一课,课文的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通过补充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在深入感悟了文章的内涵后,学生的思维火花四溅:“母亲啊,你可知道,您临走前未能吃上荔枝,是我终生的遗憾!”“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有鲜嫩可口的荔枝,让你好好享受一番。”“每当荔枝上市,望着那红红的皮,白白的肉,我的脑际就浮现出了母亲手心托着荔枝,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的场面,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痛楚。”……至此,课文的精神已深入学生心中,同时唤起对父母的爱与尊重,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如温庭筠写的《望江南》,语言简练,意韵绵长。全词只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描写闺中少妇的动作,至于她的愁、怨、期待则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有的学生想象女主人公微蹙眉头,声声叹息。有的学生认为如果设置女主人公斜倚在水榭的颜料泛旧的木椅上,慵懒地托着下巴,眼神空洞更能体现出她的惆怅。似这般无拘无束地想象人物的情态,用自己的生活感悟来自由地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状态,更有助于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作家冯骥才也说过:读者阅读时需要有个前提,即运用自己丰富的镜头想象,而运用想象的阅读才是真正和幸福的阅读。读者通过想象能正确地把握住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作者创造的形象,强烈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情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中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课堂情感教学,让语文教学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动,让情感教学充满语文课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加和谐融洽。
  张亚平,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