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培养悟性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作者:陈阳平




  我一直认为,悟性是听说读写的基础,是语文能力中的最根本能力。语文学习成效的显著与否,关键在于有无悟性的产生及悟性养成的多少。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呢?
  1.把握情感读一读。要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要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读一读,涵咏玩索,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与妻、妾、客三人的对话,只有读出相应的语调,才能从妻、妾、客的不同处境设身处地地体会其心绪及情态,从而体会人物语言描写的惟妙惟肖。
  2.换种说法试一试。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铜钱”一句,如把“摸”字改为“拿、掏”等动词,表现力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准确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再如苏教版九(上)杨朔的《画山绣水》写于六十年代,文中对好多桂林山水景点的传说带有阶级斗争的痕迹,阅读时不妨换种说法:对“父子岩、娘娘洞”等传说来个脱胎换骨,改变凄惨的成分,虚构设计几种全新的传说。这样的换种说法,能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跳出课文原有的“框框”,获得新的结果,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深刻把握了课文。
  3.抓住悬念想一想。如朱自清的《绿》一文开头就有“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这个短句。阅读时可以抓住这个悬念思索一番:“梅雨潭的绿”到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这个悬念问题,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引导我们去探索思考,从而促进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4.延展扩充联一联。如在讲授《与朱元思书》时,笔者引导学生延展扩充,联想归纳“表示江水清澈”的句子。有的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小石潭记》)有的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样,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思维得到扩展。
  5.比较辨别析一析。如学习苏教版九(上)《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文时,可以做个比较思考:三文作者当时都处于贬谪的境遇,联系三人作品,探求他们在对待被贬的遭遇有什么异同?“有比较就有鉴别”,就能深刻理解。
  6.质疑思考探一探。如《桃花源记》一文,课本对“悉如外人”中“外人”的注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人。”对吗?“桃花源以外的人”就是像渔人这样的人,但是,桃源中的人与世隔绝好几代了,衣着不可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再说渔人如果看到桃花源中人的穿着与他没有什么两样,那就用不着感到好奇,用不着出桃花源后沿路做上标记。那“外人”应如何解释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以批判质疑的眼光来审视课文,敢于挑战,大胆质疑,能够培养不惟书和质疑求实的精神,有利于获得真知灼见。
  7.见微知著揣一揣。一个细节描写,就是一滴可以映照太阳的小水珠。如《背影》一文中父亲对儿子一共讲了三句话:“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似平常普通,但每句各有不同的言外之意,或放心不下或惦念旅途平安或对儿子不谙世情的担心。仔细研读这三句耐人寻味的语言细节,就能深刻理解“这一个”平实而感人的父亲形象,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因而,深入品味课文细节,能充分感受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深入理解人物内心;又能培养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
  8.设身处地悟一悟。如苏教版九(下)《享受生活》文末,海伦用沉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孤独与寂寞、酸楚与痛苦。这种悲凉情调会不会影响文章主旨?设身处地想一想,思考一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一个正常人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会有软弱会有情绪的波动,更何况是一个盲聋哑残疾人。海伦勇于说出心灵的悲凉,正说明她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的积极态度。
  9.联系生活品一品。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写道:“野花遍地……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对这个含蓄而有韵味的用语,一些同学不大理解。其实,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野花“眨呀眨”,是指在风的吹拂下野花摇摇摆摆的样子。那为什么野花“像眼睛像星星”呢?只要联系生活,你又会知道,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
  陈阳平,教师,现居湖南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