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课文中要探讨的几个小问题

作者:杨诚训




  初教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发现了几个问题,我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中第四则是《塞翁失马》,原文是——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文中一共出现四处“父”字——其父、其父、其父、父子。对这个“父”的解释,教师参考用书中未作具体阐释。“其父曰”只模糊地翻译为“他却说”;而其它各种参考书则明确写着:父亲。对此,我提出异议,我认为,文章中的前三个“父”应读“fǔ”作“老人”解释,最后一个“父”应读“fù”,作“父亲”解释。为什么呢?
  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父”字注释如下:
  (一)fǔ:①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吕后与两子居田中,有一老父过请饮。”②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称呼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二)fù①父亲。《韩非子·十过》:“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②对男性长辈的通称。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左君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很明显,我们稍一思索就可以断定,文中的前三个“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应该读“fǔ”,作“老人”解。
  二、根据文章上下文意揣测,如果前三个“父”作“父亲”解释,那么,《塞翁失马》这篇文章中的人物就有三个——“善术者”、“善术者”之父、“善术者”之子。但事实上文章中的人物有且仅有两个——“善术者”、“善术者”之子。这可以从文章最后“父子相保”中得到印证。显然,这里不存在“善术者”之父。其实,“善术者”即“其父”,“其父”就是“善术者”,只有这样,课文文意才上下相通:……,那个老人说,……那个老人说,……那个老人说……父子两个保全了性命。
  因此,我认为,文章中的前三个“其父”的“父”是对年老男子的尊称,应读“fǔ”,作“老人”解释。
  同样,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九课《湖心亭看雪》中也有一个问题,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其中“更定”课文是这样解释的: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我认为不妥,这个“更定”应作“打更声停止,即五更后,也即早上五点以后”解释。因为首先根据字面解释,“更定”是指打更声停止,并非“初更定”。其次根据书中注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疑点,那就是:下雪的晚上八点左右,天色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有月亮朗照和没有月亮。如果有月亮朗照,天上就不会有太多的云,如果那天没有月亮,天应该是漆黑一片,也就是说,尽管是“大雪三日”,也不可能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我为此特地在去年冬天的晚上观察过,“山”与“水”可“一白”,但“天”、“云”和“山”、“水”却不能“一白”。只有早晨五点以后,东方泛白,曙光初露之时,“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奇观才能出现。
  再其次,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看“更定”也应作“五更以后”解释,作者赏雪之心大发,独往湖心亭看雪,可是当他到了湖心亭上时,却不料有人捷足先登,已是“铺毡对坐”、“烧酒炉正沸”了。如果作者是晚上八点左右到的,那么这两个人当然比作者至少要早一个钟头以上,但无论是何人,无论是何时,晚上未睡之时,出去赏雪只能说是“奇”,根本谈不上“痴”。只有五更以后,人们都还钻在被窝里呼呼大睡时,他却能够独自早起,不为别的,只为赏雪,这才能说“痴”,比他早到之人当然也“痴”,甚至比他更“痴”。
  基于上述理由,我觉得“更定”解释为“五更以后”比解释为“初更以后”更科学,更符合事实。
  杨诚训,教师,现居浙江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