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自学讨论点拨法在教学中的积极效应
作者:雷慧颖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意境的内涵,它是融入了作家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艺术统一体。(一个个意象组合成一个大的意境。)然后再去具体解读诗词中的一个个意象,这样就可以把握整首诗词了。让学生明白,客观景物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它便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了。“菊花”在陶渊明的笔下,传达的是一种隐逸生活的恬淡的象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高洁闲适的禅意生活的诗化表征……按我国传统的说法,这叫做“化景物为情思”,就是把情感渗透、融化于客观景物中,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艺术构思主要是处理情景关系,谢榛《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这样看来,取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取景呢?“景”是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人物、事件、物体、景物,一切相对于诗人的客观都可成景,诗人就是要借人、借事、借物、借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取景要考虑它的典型性、特征性以及与情感性质的对应关系。例如,依依相恋的难舍之情,取“柳”而不取“松”,这不仅是因为“柳”与“留”音近,而且主要是因为柳丝飘拂轻柔,缠绕纠结,更符合人们依依难舍的绵绵无尽的心情。中国古代诗歌中已经约定俗成了很多这样的景物与情感的对应关系:“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水,与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针对这种景物与情感的对应关系,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掌握,以便学生自己独立解读诗歌时掌握这种对应关系,有助于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去揣摩理解把握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诗歌,这样的教法,可以形成能力,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学法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李白的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分析,要抓住客观景物“帆”“碧空”“长江流水”的描写,又在这客观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李白主观情感——惜别之情,要明确:流水的绵绵不尽正与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感相对应。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帆都消失了,诗人还在江边站着,只见那长江流水向天边流去,此刻,也只有这绵绵不断的流水才能表明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了。教会了学生把握“意境”方法,也等于教会了学生鉴赏所有诗词的方法,学会了知识迁移。
当然,我们说“自学讨论点拨法”适用于所有篇章教学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微观角度出发,还要具体文章具体对待,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根据内容需要采取“抓住文眼切入”、“抓住线索切入”、“抓住问题切入”、“比较阅读法”等等。阅读和写作同时抓,在品味美文同时也学会作者的谋篇布局,所以课堂上应该有练笔时间,哪怕三五分钟写上三五十字,这也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上课前的三五分钟安排口头作文多管齐下,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其实,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都会是生动的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
尽管教育部已经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重新筛选文章,但文章毕竟是“死”的,教书的人却是“活”的,我们不怕教材不新,只怕教师因循守旧不研究教法不更新观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啊!语文学科最有条件达到这种境界——先秦散文、汉代大赋、建安风骨、唐宋诗词、明清小说中那些洋溢着人性光辉、人情之美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诵读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最好根据内容配上音乐,创设一种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心底的豪情,唤起学生创造性想像力,变过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人文性内容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乐学,以情激思,真正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涌动的活力。正如培根所说“人类理解力不是干燥的光,而是受到意志和各种情绪灌浸的。”我们顺应了语文学科的这种情感效应,不正可以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吗?
雷慧颖,辽宁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