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条途径

作者:姜 冰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习惯、人文思想以及审美情趣等。
  
  一、学习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什么素养。倪文锦在《语文教育展望》中说:“知识是课程最直接的一级制约因素……抛脱了知识,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知识对语文课程的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制约着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要学好语文知识就必须多积累、多观察。
  多积累。语文知识的丰富、充实,很难一蹴而就,这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使知识一点一滴地渗入头脑中,逐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写作,其材料就是靠平时的积累,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厚,思想才会丰厚起来,这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
  多观察。语文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这就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从中汲取信息,并把它们运用在语文学习上,既可丰富语文知识,又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能力的强弱,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语文教育必须重视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准确全面的捕捉重要信息;学会说话,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谈吐文雅,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尊重理解他人。
  阅读能力。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如论述类文章,训练重点是概括提炼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的逻辑联系,做出初步评价。文学作品则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感悟艺术形象,理解文本价值。此外,课外的阅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视野,从而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写作能力。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让学生们多练笔,勤修改,广泛阅读文章,开阔视野、感受生活。
  
  三、培养语文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心理学指出,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由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个性特征。语文习惯的培养主要通过激发兴趣、方法指导、强化训练来完成。
  激发学习兴趣。法国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转换教师角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注意讲授方法和语言的艺术性,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指导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往“教死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加强语文训练。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语文训练,从最基本的字、词、句、章等操作技能,到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智慧技能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四、渗透人文思想
  
  当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注意到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构建学生的完美人格。
  从教材中挖掘人文内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程中所选择的每个教学素材,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例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生命哲理,学习作者不屈于命运的顽强精神和善待生命的人生追求,使学生的精神得以提升,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
  从阅读中净化学生的心灵。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确实如此,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开阔视野,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感受那纯净的文学,促进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净化,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语文课只有建立在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从生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例如在完成《我与地坛》教学任务后,我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找一找有哪些名人身患残疾,但仍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查找资料,学生们找到了很多例子,如霍金、张海迪、爱迪生等,接着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教学,由于结合现实生活,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更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了熏陶。
  
  五、陶冶审美情趣
  
  薛有庆在《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一文中说:“语文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多么精练美妙的概括,这就注定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咀嚼中欣赏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切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情深意长的。不仅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的特点,还有绘画美、音乐美和含蓄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时,我们需要用简洁、准确、形象的语言,启发学生揭示语言的内在表现力,进而领会文章的美。例如教学《再别康桥》,就需要通过咀嚼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来体会那柔美幽怨的意境,那清新飘逸的风格。
  在分析中体现形象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注重对人物形象进行感知,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对丑的憎恶。语文教材为我们塑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欣赏人物的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发掘人物内在的心灵美、人格美。通过对《白洋淀》中水生嫂动作、语言的分析,表现出了解放区妇女勤劳、朴实、善良、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
  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整首诗既像恬静优美的小夜曲,又像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那种恬淡醇美的意境。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多姿多彩的,整个社会都是五彩斑斓的,语文素养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只有我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语文学科才会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
  [2]薛有庆《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姜冰,黑龙江佳木斯师范学校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