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
作者:刘冰峰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比较归纳
意象是寄托诗人的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理解比较困难。如果用比较法学习,就会形成可比可感的具体印象。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残月而不写别的。实际上从古到今,有许多以“月亮”为物象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列举一些进行比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是有圆缺的,正如人有离合。因此,在我国古诗词作品中人们往往寄托于月亮这一物象之上的意就是思人、思乡。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诗意就不难理解了。
“水”,在古诗词中频频出现,为了理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水”的特点,我们可以比较以下几首诗中“水”的特点,找出结论。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娥眉看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中的“水”,汪洋恣肆,气势磅礴。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长江不仅仅是一个水的名称,而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苏轼将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气氛中,抒发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花”,是古诗中永恒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就不尽相同。“感时花溅泪”“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几多哀愁,都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明月落红应满径”,借小院落花表现出伤春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讲述忧愁的无法排遣。因此落红纷纷,逝去的不仅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院门深锁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的心。由此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触目伤怀,悲泣红药,自品悲苦。
“鸟”也是诗人们常用的意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乐府诗中用孔雀起兴,又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李商隐的“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抒写身世飘荡流转之感;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无限希望;“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低头见庭院花落而倍感神伤,抬头目睹高空鸟飞而顿生羡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用燕子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又逢春日,只有小燕子来看顾我,我飘飘荡荡拖身于茫茫江湖之中,你到处设家无定居之所,与我何异啊?杜甫发出感叹。如此说来,“鸟”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意”与其生命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生命现象,“鸟”就包含不同的诗意。对此学生就自然得之。
要激发学生的更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还必须进行大量的拓展练习。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随处可遇到“头发”这一形象,那么在诗人笔下究竟有多少“头发”?又究竟是什么样的“头发”?带着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唐诗,然后归纳总结。结果同学们发现四大问题:一是唐诗中头发颜色绝大多数是白、苍、斑、素等,二是唐诗中头发状态大多是衰、凋、残、焦、丝、华等,三是诗人们习惯用雪、秋霜、蓬、鹤、云等来比喻头发,四是诗人一般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等忧愁悲伤的人生感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去读诗,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一时高涨。
二、关于诗歌形象塑造法的比较归纳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诗中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为了使诗歌的形象鲜明突出,诗人往往调用各种手法去塑造形象。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之月,其作用分别是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烘托了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作用,我们可以联系初中所学的《陌上桑》进行对比,《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就是为了侧面烘托秦罗敷的惊人美貌。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为了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描写;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角度写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来侧面烘托雪之大;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以荷花的美衬托采莲女的美。
诗人除了用正面的衬托手法外,还用反衬的手法塑造形象。如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闹衬静的手法;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咏秋日之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但诗人却先写春日的情景,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掌握了这一点,学生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诗家语。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裁”,刘敏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中的“开”“翻”,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宋祁的《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这些词都是人格化的词,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也是词语锤炼的典范,很值得玩味。有的诗通篇用了拟人的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关于诗歌思想内容的比较归纳
一般来说,古代诗人经常抒发的思想感情有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忧国伤时、长亭送别和生活杂感等。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心情和年华易逝的感慨,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伤。两首词都寄托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将以前学过和未学过的同类诗词列举出来,进行比较学习。要求学生概括出每一首诗的思想内容,然后从中总结出共同的思想内容。学生很快发现:曹操的《龟虽寿》和陆游的《书愤》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的《示儿》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抒发了山河沦丧的痛苦,王昌龄的《从军行》则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决心。
在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为了明确本诗的特殊用意,我要求学生搜集李白的其他留别诗,然后进行分类比较。结果同学们找出十六首李白的留别诗,并将这些诗归类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深厚的朋友之情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金陵酒肆留别》《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送友人》《送友人入蜀》《沙丘城下寄杜甫》《送杨山人归嵩山》;二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渡荆门送别》《赠钱征君少阳》;三是抒发政治抱负,如《南陵别儿童入京》《灞陵行送别》《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通过这一比较,学生发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于一般的留别诗,此诗是借用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不仅如此,学生还全面了解了李白留别诗的内容,为今后学习留别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刘冰峰,教师,现居湖北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