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 宏
一、平等性
语文探究性学习必须坚持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教师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情感化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只有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在自己的研究中批判、提问、质疑;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上进行研究探索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开放性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并不是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而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商讨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每位同学或每组同学选定的学习内容不尽相同,具有开放性;语文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交往与交流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内容面广,跨学科性强,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往往以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来进行探究,并且绝大多数问题没有明确的、单一的、“标准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就是在同一主题下,由于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阅历以及研究活动需要不同选择的角度、手段、方法、目标,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潜能、才智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自主宽松的环境,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所以,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
三、实践性
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的问题不是纯抽象的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而是和社会科学、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在研究问题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并指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践行“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理念。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重视感悟、积累、运用,在大量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语文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人文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知识性强,趣味性强,实践性强,学生能力培养涵盖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学习过程中应强调体验、运用、实践、交流、共享,语文探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语文实践,置身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长知识,长见识,长才干。
四、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除工具性、知识性之外,还应有丰富的内涵,即应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探究性学习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它更强调人文性和情感性体验,这也是语文自身强烈的人文特征所决定的,语文课程中包含丰富的人文题材,是各个时代人们情感经验、意志品质的积累和反映。在探究性学习中必须结合一定的人文历史文化知识和特定的社会背景进行理解,处理好理性生活、审美生活与道德生活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要对学生建构道德信念,进行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去感受美、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丰富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向,培养学生向善的道德意识,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产生道德感体验。
五、真实性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语文探究教学的问题必须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和现象,而不是纯抽象的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纯学术问题。只有那些具有真实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而且,学生也只有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才能养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和质疑等科学精神。因此,开展探究教学应采用减少知识点,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以突出语文探究教学的真实性。
六、引导性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领悟,去探究。这绝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因此而有所降低,甚至无足轻重,或者完全放手不管,任由学生去独自探究。事实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发的,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能独立从事探究学习,而且实践表明即使学生学会自由探究后,仍需要教师在探究主题等方面给以必要的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需要并给予及时帮助。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上进行研究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以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从探究的此阶段迈向彼阶段,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此,决不可因强调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而放弃指导。
七、合作性
“水曾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如同科学研究群体攻关一样,教学中的探究也需要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激活思维,迸发独特性的火花。按照构建主义的教学论,由于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之间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又可以学会怎样去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争辩。同时又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使获得的知识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多采用“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公议”等多种组织形式。
探究式学习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同时又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探究的问题不是纯抽象的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同时又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强调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又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过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探究活动。
张宏,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