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使用教材的科学与艺术

作者:王慧香 宰艳芳




  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度里,都是既没有尽善尽美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又没有尽善尽美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源,而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教师。俄罗斯教育家波拉夫采夫说:“一个知识渊博的、热爱自己工作的、生气勃勃的、精力充沛的教师,一定会使任何教学大纲变活,并补正最差的教科书。”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和选择教材的权力是有限的,但使用教材的科学和艺术是无限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注意事项有:
  
  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
  
  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要首先研究它的编辑意图,包括整套教材及各个局部的编辑意图。前苏联教育改革家巴班斯基指出:“对任何单个课堂教学的分析和评价,都应该从该课堂教学在教学大纲课程系统中的地位来开头。只有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系统中才能确定某一堂课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的优劣高下。”语文教材的体系深寓在表面上互不联系的单篇文章或单元组合之中,认识和掌握有一定难度,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
  
  熟悉了整本书,明确了这本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重点,才能有正确的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单元处理艺术和篇章处理艺术上。
  (一)根据教学单元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一般每册书八个单元,每学期18周,每两周教学一个单元共16周,余两周机动使用。每单元8—12课时,知识讲授1课时,阅读训练6-7课时,综合性学习1-2课时,作文训练2-3课时。要理清学段、学年、学期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每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从而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处理好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之间的关系。讲读课文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即站在前边领着学生走路;自读课文教师要起指导作用,给学生指明达到目标的方向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走。讲读课文大都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课文,集中体现单元教学要求,起带动其它课文的作用,是“教材”,要采取精讲示范授之以法的方法教懂教会。即不但要把课文的内容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掌握,而且要通过示范把如何读写这类文章的方法和技能教给学生,使学生能在读写实践中恰当运用。自读课文是“教材兼学材”,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内自读。教师的指导要紧扣单元教学要点,大胆取舍。要指导学生把从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在自读课文中实践和运用。
  (三)精心设计篇章处理艺术。篇章处理艺术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例如说明、议论类的文章要着重用事理去启迪学生,文学作品类的文章要着重用形象去感染学生。教不同作者的文章也要体现不同的特点,例如司马迁的文章是“无韵之《离骚》”,韩愈的文章“出入变化不可纪极”,李白恣肆汪洋,杜诗犹如史诗,鲁迅深沉犀利,郭沫若气势磅礴,茅盾细致入微,巴金亲切自然,等等。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显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一位老师在讲《五柳先生传》一文时,以“不”字为主线,引导学生探讨含有“不”的句子:“不知何许人,不慕荣利,不求甚解”等句子。既点明了该文的写作特点——多用否定句,又点明了文章主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学习这一课,通过对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刻画,来赞美他安贫乐道的精神。通过对“不”的探讨,把学生引导到最主要的学习目标上来,这就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教学艺术。
  
  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
  
  (一)根据主题进行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新课程理念的一面旗帜,单元安排不以相同文体组合为参考,而是淡化文体,以文章反映的共同主题来安排课文。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来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敬畏自然》重在议论“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则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呼吁人类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旅鼠之谜》用对话的方式卒章显志,警示人类;《大雁归来》是抒发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喂——出来》则以科幻小说的形式来警示世人。不同的体裁表现同一个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
  (二)突出写作特点,加深理解。许多文章的写作特点,都是为表现特定的内容和特定的主题服务的,教师要做到不得真谛不教人。如王安石《伤仲永》,采用的是“寓情于事”的写法。标题以“伤”冠之,而全文没有一个“伤”字,而且也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只是叙述了仲永从“邑人奇之”到“泯然众人矣”的变化过程。把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蕴含在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过程中,不但能使人懂得道理,而且能够受到感染,既有深度又有力度。教这篇文章能够抓住标题中有“伤”而文中无“伤”这个特点,就能把全文教活,而且得其真谛。许多文章的语言风格,就是全文基本思想感情的体现。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以写景来抒情言志,引起读者的人生思考;朱自清的《背影》以平淡见真情;冰心的《纸船》借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等等。如能抓住写作特点帮助语文教学,就能把文章中智慧的闪光再现,使文章熠熠生辉。
  (三)通过比较,加深理解。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五篇课文,各有侧重,各具特色。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通过追忆手法深情地抒发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则着力通过细节刻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李森祥的《台阶》以农民儿子的身份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在叙述中表现对农民的崇敬与怜悯;余秋雨的《信客》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质及思想的重量打动着读者。同样是写人,风格别具。如能在比较中升华和感受本单元课文所表现的各种各样的“爱”,把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生命体验融合,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许多生疏的课文,特别是复杂的课文,怎样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例如一位老师这样讲鲁迅的《故乡》:他避开对小说的人物性格、情节和环境的剖析,而是提出了一个话题:追寻“悲凉”,并以“悲凉”为据,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故乡的景色怎样?第二,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凉”?第三,杨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凉”?第四,造成“悲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样,这位教师经过精心构思,以“悲凉”为线把复杂的材料贯串在一条简单明了的线索上,就化繁为简了。这种对比中见悲凉的结构特点显示了教师高超的运用教材的能力,这就化难为易了。
  (五)利用插图及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夸美纽斯说:“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所以,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在于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于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文字和图像是教材借以展示教学内容的两种主要手段,图文并茂是教材追求完美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配合课文内容的插图,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实物实事示意图,小说、戏剧等的生活原型图,诗歌、散文等的写意画风景画等。利用这些插图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杜甫《七绝》,如果能根据“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等诗句,随手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彩色简笔画,比口头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余光中的《乡愁》如能配上罗大佑的《乡愁四韵》,则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安塞腰鼓》如能再现激情澎湃的画面则必能让学生体会置身于其中的震撼与思考。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在驾御教材的前提下倾心付出,方可做到游刃有余。运用投影、录相、微机等现代化教具,效果会更为理想。
  
  四、灵活运用,适当调整。
  
  语文教材是相对稳定的因素,而教师与学生则是活动着的因素;语文教材是大体划一的,而教师和学生却是各不相同的。这需要语文教师灵活对待教材,时时引进时代活水,去适应变化着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境。主要方法有:
  (一)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批判了李渤之陋和郦道元之简,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是难能可贵的。但科学证明,只是“目见耳闻”还不一定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经过现代考察,石钟山的得名与苏轼“目见耳闻”所得的结论还不一样。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材料,写《石钟山得名新考》是很有意义的。又如《现代毛遂—自辞》,《当代伯乐—改相马为赛马》等。在教材研究中要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如评论现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章士钊、陈西滢、杨荫榆、梁实秋、胡适、杨度、周作人等,都有新的资料与解说。
  (二)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如自组“读懂鲁迅”单元,通过原著、评述等有关文章和资料,理解鲁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轨迹,获得精神财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中学生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要接触到古今中外名家200余人,鲁迅居首位。而学生反映:“鲁迅的文章半文半白,读起来似懂非懂,却又觉得很有意思。”他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怎样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帮助学生读懂鲁迅作品,确是一个重要课题。
  (三)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教材,补充一些时代感强的教材。
  王慧香,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宰艳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