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课堂构建刍议

作者:陈 聪




  叶澜教授认为,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可见,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更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从终极意义而言,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心灵的教育、精神的教育。而课堂是关乎学生成长的生命历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成长,最终以实现学生的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的重要历程。基于此,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以学生为基点构筑心灵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应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心理,满足学生需要,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1.关注人格需要,营造融洽环境。
  课堂的价值追求就是尊重学生独特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把学生当人看既是新教育的最根本的标尺,也是每一个学生普遍的心理要求。
  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无端的指责、训斥、辱骂,都是对学生人格的极大伤害。例如,教师动辄以“猪脑”、“蛋白质”等语言训斥学生,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学生获得了尊重,也就获得了自信和快乐,这样,学生才乐于跟教师交流。
  2.关注情感需要,拉近心理距离。
  事实证明:师生的情距与学习效果成反比。在课堂教学中,若要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务必走下讲台,缩短空间距离,拉近师生情感距离,营造师生亲和力,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隔阂才能渐渐消除,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从而使师生情感得以交融。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适时拍拍学生的肩膀,甚至教师对学生的一颦一笑,都能促进师生心灵的沟通。
  但是,如果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那么师生的情感就达不到沟通,找不到共鸣,体现不了教学的生命激情,学生便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就犹如一滩死水。
  3.关注成就需要,激发内驱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接触,可以通过眼神、声调、表情、动作、语言等,将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强,学习效果因而提高,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学生都希望教师正视他们的存在,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围绕课堂设疑、朗读训练、即席演讲等语文活动,教师应竭力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
  失败使人颓丧,成功使人激奋。无论做什么事,学生都希望取得成功。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树立信心,务求注重赏识,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积极鼓励。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二、以文本为载体搭建开放课堂
  
  语文课堂离不开文本解读。作品的生命就是师生和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相遇,从而彰显其深邃的思想蕴涵。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都只能是哈姆雷特,而决不应该是孙悟空、或是林黛玉。因此,脱离文本,无视文本的任意发挥,文本解读就犹如无源之水,语文课堂就是无本之木。
  1.把握文本美感,引发情感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文本负载着文化、思想、理念和传统,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精神世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并把它作为引导学生感悟美的切入点。
  2.关注文本空白,激发思维碰撞。
  文学文本往往只给读者提供一个艺术空框,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诗美理想,勾画了一幅淡妆浓抹,静中有动,雄浑秀美的立体画。我们学习这首诗就可以从构思这幅画着手,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品味诗的意境,领略雄浑而美丽的大漠风光。又如,志贺直哉的小说《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结局意犹未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可以相机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清兵卫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可见,利用文本的“空白美”,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文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挖掘文本外延,拓展对话平台。
  文本不仅指形诸文字的书面材料,它还包括一切人的精神的“客观化物”。可见,语文课堂不只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生成资源的过程。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如学生的质疑、释疑、辩论等就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课堂资源展开教学,从而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横向拓展。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因此,语文课堂务必以生活为蓝本,彻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和禁锢的教材观。“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语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把语文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上,实现语文课程资源的纵向拓展。例如,沈从文的《端午日》一文,可以如此拓展:端午节除了赛龙船外,还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从何而来?有何佐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生活的探究,使学生了解民俗文化,感悟人文精神。
  
  三、以活动为纽带构建互动课堂
  
  现代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课堂活动的策划与进行,关键是在把教与学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上下功夫,使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从而使师生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真正实现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激燃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课堂的灵魂,课堂活动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质疑到释疑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分享到生命成长的愉悦。
  以往,传统教学的“师道尊严”剥夺了学生发表意见、参与讨论的权利,教师的“话语霸权”严重扼制了学生的个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使语文课堂处于一种极不和谐的状态,课堂必然死气沉沉。因此,教师务必归还给学生提问权,创设充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其次,教师务必让学生共享话语权。目前,语文课堂还普遍存在个别优秀生主宰课堂话语权,其他同学欲言而不能言的现状。这种不和谐的课堂状况,严重背离“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关注优秀生的发展,更要注重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共享课堂话语权,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必然会迸射。
  2.创设实践时空,营造课堂活力。
  从心理角度而言,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效果比教师讲课投入程度的效果高得多。教育家陶行知对教育作了精辟的诠释: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生命课堂是建基于知识课堂、能力课堂之上的课堂实践,这样的课堂就是使师生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在充满生命关怀的和谐氛围中自由地展开,在合作、对话过程中整体地提升。因此,教师要竭力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适时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
  此外,还要大力创设丰富广阔的实践时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跨出校门,投入社会、融入生活,欣赏自然风光、领略民情风俗、感悟人文精神。例如,鼓励学生多进入图书室、纪念馆和展览馆,以及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影视等现代教育资源搜集信息资料,竭力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又如,为了掌握“诸子百家”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资料,从而使学生对“诸子百家”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获得更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实践、探究的天地。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学生,而且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利用文本这一载体,整合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创设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构建广阔的语文活动平台,实现学生、文本、活动三个视界的有机整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全方位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陈聪,教师,现居广东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