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感培养方法谈
作者:许爱贞
一、形象思维“引路”法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象”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
如《狼和小羊》一文,讲的是在小溪边,狼为了吃小羊先后找了三个借口,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是狼还是凶恶地吃掉了小羊。教学中,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然后抓住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把它们鲜明的个性读出来:狼的声音粗一点,霸道一点,让人感受狼的凶残;小羊的声音柔一点,弱一点,让人觉得小羊很温顺,从而产生同情、怜悯小羊的思想感情。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直觉思维是构成语感的核心要素。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音乐,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品词析句比较法
一篇篇课文都是由词和句组成的。“字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不断提高其对语言感知的敏锐程度。
如《荷花》一文中有一句“……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冒”这个关键词,可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长”“伸”等,用哪一个词更好呢?在对这些词的讨论、比较中,学生体会到: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的,所以荷叶只能从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之多,还显示了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这样,抓住关键文字,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的个性特征,咀嚼出了它的神韵。
在课文中,像这样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才使用的词句有很多。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采用换、补、调、丢等方式,同时,抓好课后“说说加点或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不改变原意换个说法”等练习,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语感不断增强。
三、感情朗读体验法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展开对话,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的感受,激起读者的情感潜流,产生情感的共鸣,从中学得为文之道。
如《小珊迪》一课教学中,学习描写小珊迪饱受饥寒的部分,就应让学生多读小珊迪的穿着打扮,谈感受,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地读出当时小珊迪为什么由“请求”到“乞求”的语气来;通过看插图,学习描写小珊迪诚实善良品质时更应让学生自读自悟,设身处地引导学生,如果此时你就是躺在这张破床上的小珊迪,你会怎么对这位先生说呢?通过深情的诵读,学生们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同情、崇敬、怀念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四、生活经验联系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只有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借助想象和联想,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才能深得文章旨趣。研究也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第一场雪》中有句话这样写到:“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两个叠词,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态,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雪景来理解。对于“蓬松松”的雪球怎么是“沉甸甸”的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更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来理解。如棉球是蓬松松的,拿在手上不会感觉到沉,单将一团棉球放在一张薄薄的纸上,它却是沉甸甸的。联系这个生活经验,学生就能正确而生动地理解到:那雪球是堆积在承载力很小的树叶上的,所以会让人感到沉甸甸的,尽而体会第一场雪的静态美和作者当时内心的喜悦之情。
五、情境性填词、造句法
教学阶段中通过反复诵读和选点品读形成的语感,要让他们通过模仿性练习积淀下来,这就需要情境性填词和造句。
如教完《观潮》后,出示一段话,让学生选词填空。这段话是: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把《观潮》中许多精彩的词语,如“风平浪静”“浩浩荡荡”“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闷雷滚动”“山崩地裂”“人声鼎沸”等词语都用上了。学生们在运用中体会了作者的用词准确,语言之顺,语感之和谐。
情境性造句法就是在学生深得文章旨趣后,进行深加工的过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总结全文时,我用课题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根据自己学文所得,组成多种内容不同的句子:“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想着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世界,最后含着微笑死去。”“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们欢度大年夜的时候,冻死在路旁”,等等。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用课文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外界“冷”和内心“冷”通过练习得以强化,尽而感悟作者的行文之妙,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多诵读,指导学生切己体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语言,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心灵,在培养语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许爱贞,教师,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