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课堂提问技巧略谈

作者:马雪能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结构行云流水,课堂气氛和谐欢快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观摩中,我发现做到以下三点,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群问题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归纳主旨。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教《范进中举》,在理解小说内容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环节,我先从胡屠户入手:读这篇小说,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胡屠户可笑在哪里?接着分析乡邻们形象,然后分析张乡绅的形象,再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最后归纳主题:组织学生讨论,范进中举是悲是喜。归纳出小说“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毒害”这样的主题。每一个(组)人,都在分析前后变化,但提问方式各不一样,问题的设计像台阶一样,一步步有梯度,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小说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主问题提纲挈领,深入文本,把握形象。
  
  课堂提问也不要过于细碎,而要精,教师依据教材,设计出提纲挈领的主问题,会起到“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深入文本,把握形象。
  如《狼》这篇课文,在通解了课文之后,教师提问:找出课文中描写屠夫和狼的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这些句子,表现了屠夫和狼各自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已包含了六个小问题,这个问题要比“文中哪些句子是写狼的狡猾的?”和“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好得多。因为“狡猾”、“机智”是狼和屠夫各自的特点,应由学生概括出来好,而不是老师在问题中暗示了。屠夫和狼的动作、神态一起问,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线索,也可揣摩出狼和屠夫各自的心理,这样的问题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把文本像庖丁解牛般地分裂开来。教师的“问”,要问得有广度、有深度、有价值,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冲动、回答的愿望。
  
  三、难问题化整为细,“问一步,再问一步”,理解含义。
  
  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有时一个问题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有些老师反复重复原来的问题,课堂越问越静,最后老师不得已自己说出教参所说的标准答案。这个时候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如《音乐巨人贝多芬》“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教师提问后学生一下子陷入僵局。这时不妨问:贝多芬经历了什么不幸,是什么支撑他活下去?那么音乐对贝多芬来说已成为什么?再让学生回忆腾格尔《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让学生哼几句,你能唱出腾格尔的那种深情吗?不能。为什么?把问题如此细化之后,学生就能比较充分地理解那句话的含义了。
  
  四、小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找出根据。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这样就能使原本“风平浪静”的课堂荡起“层层涟漪”,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提问的确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好的问题教学课”,我们应该努力设计好课堂提问,“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促思,以问助教,“问”出行云流水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殿堂里快乐地遨游。
  马雪能,教师,现居浙江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