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作者:张春华




  目前的语文教学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只关心分数高低,不考虑智力开发;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学生中也存在着“高分低能”的现象,只是死学,不会创新。可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生自行出题,互相测试。
  
  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网络后,每人出一份测试题,然后上交。让学生自行出题,就要教给学生出题的方法,先学学《考试说明》,语文有哪些“考试能力要求”、“考试的基本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是怎样的,并指导学生哪些是具体的考点,如何设计开放型的题目。学生明白了考试要考什么,自己都会出题了,不用说,知识的掌握应该是更牢固、更灵活了,这就是得到了“渔”。具体操作是:教师从学生的试题中任意抽出几份,抽到谁,谁当老师讲题,并讲明设计此题的目的是要考查什么知识,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因为有随机性,学生准备得都非常认真,以免抽到后到讲台上“结瓜”。课下,科代表把试卷打乱顺序发给同学,学生做完后,找出题者面批,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这样,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不自觉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在讲题、做题、面批的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培养阅读习惯,开阔学生视野。
  
  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以读《读写天地》为主,采用灵活、生动的形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量越多,收获越大,单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采用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周一早上,科代表把古诗抄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熟读背诵,日积月累,受古诗词的熏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抄录精彩片断,并写出赏析和心得,不少于300字。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并不把这看成作业,多数学生写得都很认真,甚至能写到500字。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了以读促写的目的。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里,对社会了解甚少,多进行社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五一”节放假期间,我布置学生跟一位自由职业者呆一天,写出观察日记,不少于600字。有个学生在“靓姿剪发城”呆了一天,感叹道:“为什么‘靓姿’的买卖这么好?理发师的水平高!理发师的水平为什么高?勤学苦练的结果。因此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勤学苦练,才能成功。”有同学跟捡破烂的呆了一天,也发出感叹:“假如没人丢破烂,他们该怎么生活?人还是要有一技之长啊。”还有同学跟踪卖水果的、卖书的,写的日记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这正达到了我们的目的,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沟通“小课堂”与“大社会”的联系,不但能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思考生活,端正人生观,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逐步走向成熟。
  课堂是生动有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注重了授学生以“渔”,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学习的方法,活学活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们,让我们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给学生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
  张春华,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