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山居秋暝》的和谐之美

作者:狄 燕




  王维的诗颇具禅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太白五言绝句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王士祯直接说王维《山居秋暝》是“字字入禅”。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往往包含清净、静谧、深远的禅意,在诗境与禅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契合点,使二者连通。《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辋川生活中的一个篇章,表达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充满了一种和谐之美。
  
  一、诗趣与禅意的和谐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诗中诗趣与禅意和谐统一在一起,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之美。
  其中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秋、暝(晚)”,巧妙的点题。另外在这一句中,大家还要注意“空”字的运用,“空”字在王维的诗中运用频率很高,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那么什么是空呢?空山,是不是一座无草无树无水无人的光秃秃的山?
  可是下文又写道,“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中写有浣女渔舟,怎么会是空山呢?在这里空有没有特殊的含义呢?朱光潜先生在《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中讲到,“要懂得诗歌,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王维被称为诗佛,他信奉佛教且造诣颇深。也正因为这样,王维在进行诗歌创作时非常讲究“妙悟”,他在观察周边人事景物时,就常常杂以禅意,因而诗中经常出现“空”这样的佛教用语。所谓“空”,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而没有实在的形体。《维摩诘 诸法言品》:“何以为空?”对曰:“空于空。”由于王维特殊的人生经历和高超的悟性,他很好的理解了“空”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过去(因)和将来(缘),不必在意它存在,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诸行无常”,一切皆空,因而山与所有事物一样是空的,是为“空山”。然而王维毕竟又是现实中的人,所以,“空山”,在客观上,应理解为 “茂盛”、“清空”、“空灵”、“寂静”的山;在主观上,则是王维内心禅意的表现。“空山”二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慕秋意境,使诗歌充满了灵动之美,这是颇具创造性的。
  
  二、动与静的和谐
  
  《山居秋暝》还充满了动与静的和谐。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其对仗工整、景物明丽、章节谐和、风格灵动而卓绝千古,此句内在的审美机制在于诗人将无生命的“月、松、泉、石”写活,且活得如此“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相依相托、血脉通连,把自然中的秋之韵味、秋之魅力观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淋漓尽致,体悟得天人合一!
  这时,“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听到竹林中的喧声,知道浣纱的女子回来了。看见莲叶摆动,知道打鱼的船儿顺流而下了。都是先闻其声,后见人和物(渔船)。它不仅与“静”相映成趣,还引发读者去思索:“归”和“下”之后又怎样呢?潜在的意识流下去,那必然一切复归于“静”了!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上联合璧,动静相协、视听互动、情景交融。
  王维在这里把“空山”的秋暝又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仿佛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浣女归去的笑声,这是一种热闹,但热闹却没有破坏了山林的清幽,相反愈加衬托出其静。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辅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这是王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我们可以称它为“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三、诗情与画意的和谐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诗画同缘。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无声画,画是有形诗”,(宋张舜民《画墁集》)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语,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王维的诗能突破语言媒介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作用,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组成一幅幅宛然在目的生动图画。例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的孤烟,圆的落日,横贯大漠边缘的地平线,蜿蜒曲折的长河,诗人以四种不同的线条,勾画出大漠雄浑、寥廓的千古壮观。
  《山居秋暝》也可以说是王维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清新秀丽的秋山晚景图。本诗(亦或本画、本图)从构图上看,远景是空山新雨、天气晚秋,近景高处是明月照松、清泉流石,低处是模特儿似的浣女与渔人,末句是虚写,其意已于前三句之远、近景中暗示出来。因为“远山无色、远水无波”,故首尾两联实是背景与画外音,而中间两联才是浓墨重彩之处,因而我们只要紧紧抓住“松、竹、莲”这三个典型的表示诗人品性之刚直不阿、超凡脱俗、典雅峻洁的意象,并仔细体验作为诗人山居理想之化身的浣女与渔人的质朴自由,本诗的意境——一幅别开生面的秋韵图就美妙无比恍在眼前了!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山居秋暝》里的自然,绝不仅是单纯的自然描写,而是人与自然的融会,是山川草木之灵性和人之灵性间的互相生发。情与景的交流,情以景生,景以情活,情与景不相分离。山川草木启迪了人性,人又将自己的灵性赋予山川草木,使得人与自然同时鲜活起来。
  《山居秋暝》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场新雨之后,有宁静、幽远的空山,山上有松石,有竹林,有莲花,有皓月当空,有清泉流石,自然界中最美好的一切都汇集于此了。如此绝妙美景让人流连驻足。更妙的是,这里并不是人迹罕至之处,这里有人的活动,浣纱之女穿梭于茂林修竹之间,渔樵之男荡舟于“荷塘月色”之中,真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如此青松明月之下,在如此翠竹青莲之中,洗衣浣纱,渔歌唱晚,谛听自然的声音,尽情舒展自己的心怀,清幽的环境与诗人恬淡的心情和谐统一,境界清澄透明,玲珑剔透。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山居秋暝》这首小诗,不同流俗,流传千古,家喻户晓。
  《山居秋暝》整首诗都渗透着一种和谐之美:幽静而不单调;喧闹而不嘈杂,一“喧”一“动”,动静相谐;明暗映衬而不绚丽;慕秋而不悲秋,暝色为主却生气勃勃;诗的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诗情、画意、禅趣相谐,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空明宁静的纯美诗境,给读者留下了审美再创造的广阔天地,令人读后满嘴余香、咀嚼不尽。
  
  参考书目:
  1.《王维诗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
  2.《诗佛:王摩诘传》,张清华,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3.《栖息在诗意中:王维小传》,林继中,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狄燕,女,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