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网络信息与个性化阅读

作者:陈晓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网络信息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中,利用网络信息有助于发挥个性化阅读的优势。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从不同来源获得不同感受
  
  网络信息的无限丰富是人们对网络的最深刻体验。不计其数的网站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跨越时空,足以令世界上各大著名图书馆相形见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独特优势。如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p2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东坡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完成练习“关于中秋的来历和传说”时,同学们对网络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加工,获得了种种体验[4]:
  A.“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秦汉以来,有了月神崇拜和天子祭月之说。一直到北宋太宗(公元976-997年)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是一种节气称谓。
  B.古代是一个十分庄重虔诚的祭月活动,后来演变成了民间拜月、赏月、团圆的欢庆节俗。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兴起了一股中秋赏月、玩月之风,延续到隋唐盛极一时。
  C.拜月的习俗跟“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关。远古时期,一位叫后羿的英雄,为了挽救被天上的十个太阳烤得无法生活的民众,历尽艰辛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被万民百姓拥戴为王,娶了嫦娥为妻。之后,为了求得长生不老药,后羿到昆仑山上访仙求道,幸遇王母娘娘,便求得一包可长生不老的药,服用之后即可升天位列仙班,后羿舍不得嫦娥,便交与她保管。有一次当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他的徒弟蓬蒙趁机闯了进来,欲夺长生不老药。嫦娥一急吞下了仙药,立刻飘起升空,由于牵挂着后羿,便飞落离人间最近的月宫,成了嫦娥仙子。后羿回来后,得知变故情由,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天天呼唤着妻子的名字。这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格外皎洁光明,他隐约看见一个酷似嫦娥的身影在晃动着,急忙令人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的爱妻嫦娥。百姓们获知嫦娥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焚香来表达对这位善良的王后嫦娥的思念。
  D.《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高诱注:“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从此,就独自在那冷清的月宫中漫度着那无边的寂寞岁月。
  E.古代的月饼是仿月制饼,供赏月时品尝。传说元朝统治者规定,三家人合供一位蒙古兵士,合用一把菜刀,灶王爷的头像就是蒙古人。元末朱元璋的谋士刘基,在月饼中藏匿“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约定在八月十五三家合杀一兵,广为散发,使起义取得了胜利。这种传说使品尝月饼具有了社会政治意义。
  F.2006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提前升空[5]。我们赏月的内容就更兼具有现代意义了。
  讨论中大家比较赞赏美丽的神话C。如果是D,嫦娥是一个自私的“盗食”者形象,我们拜月赏月还有什么兴味呢!
  
  二、在合作性学习中:不同感受构成共同认知
  
  如在“唐代边塞诗选读”的合作性学习中,教师布置:选读唐代不同时期边塞诗的代表作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按任务把学生分为四组: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分工合作。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分类整理,分析论证,选取的代表作有:
  军行[6]卷五十,611杨炯(初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阕,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6]卷一百四十三,1444(其四)王昌龄(盛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北征[6]卷二百八十三,3226李益(中唐)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7]p804 崔涂(晚唐)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童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在各小组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利用两节课选代表在大屏幕上演示,进行全班交流。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初唐主要反映诗人投笔从戎、感时报国的思想,充满高昂、豪放之气;盛唐是国力强大的外部写照,诗人眼界开阔,气势雄浑,但也并不回避战争的残酷,多是“感而不伤”;中唐多抒发羁旅思乡之情,揭示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涩;晚唐的边塞诗里弥漫着哀伤、忧怨、厌战、愤怒的情思,纵使壮阔雄奇的塞外风物,也难得有蓬蓬勃勃的朝气。在全班交流中同学们对“代表作赏析”发言最多,有赞叹的,有补充的,有提出别解的,有质疑的,等等。提问和答疑的过程构成了交流沟通能力的舞台,是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场所,使同学们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普遍反映,这次合作性学习活动比读一本《唐诗三百首》的收获还大。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具有不同感受
  
  在以“感受中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了解了不同主体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不同感受:
  A.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都城开封广泛传唱此词。宋神宗问太监,外面现在流传的有什么词?太监抄了这首《水调歌头》呈上。宋神宗读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乃有“苏轼终是爱君”的感叹,并以此量移汝州,将他由黄州改到离开封较近的汝州任职(《岁时广记》引杨湜《古今词话》),算是提拔[8]。
  B.苏辙当然认为是怀念自己及亲人的,因为小序中说,“兼怀子由(苏辙字)”。
  C.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词是苏轼在悼念他的亡妻。苏轼先后有三个亡妻(王弗、王闰之、王朝云),最后纳妾,但感情专注且笃厚,与混迹青楼的柳三变(柳永)绝不同类。
  D.绝大多数读者认为,这首词抒发了离别独处的人们在中秋节时的共同感受,这是这首词能够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在信息社会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网络技术有极大的相关性。一个人的活动范围决定胸怀,攀登高度决定视野,网络是扩大胸怀和视野的有效手段。虽然时代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如果一个人还没有掌握网络技术,就可以断言——这个人还没有踏进信息社会的门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中国网 嫦娥奔月 中秋节的凄美传说[OL].http://www.china.com.cn
  /info/zhuanti/zqj/2007-08/27/content_8753425.htm
  [5]嫦娥一号升空,[OL].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10/24/content_6938213.htm
  [6][清]彭定求等编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马茂元选注.唐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教学手拉手论坛.http://www.jysls.com/thread-174101-1-1.htm
  (本论文属于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课题:信息时代网络阅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07-JKGHAG-134)
  陈晓慧,女,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