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阅读教学与语感培养

作者:翁进迁




  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语感培养,无疑是转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流弊,使语文教学走上正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语感呢?
  
  一、积累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隐含的意蕴与感情的直觉领悟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凡技能都需要“反复历练”,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没有质的提高。也就是说需要丰富的理性与感性的经验,“渐修”和“顿悟”相结合。“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因此,培养学生语感,教师时刻要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第一,课堂里,要重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首先,教师语言的表达要优美而富于文采,幽默而富于理趣。因为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用语的熏陶、潜移默化,对学生语感引发,领会言外之意至关重要。其次,要借助绘画、音乐、自然科学现象、电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调出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信息,使文字形象化,让学生能融情于景,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不借助于逻辑分析而以感性直觉把握对象内蕴的过程,要求主体之情融于客观之情,在二者碰撞交流、产生共振的过程中达成默契,领悟语言内蕴的。再其次,要提倡真实阅读,让学生多有语言实践活动,为兴趣而阅读,为实践而阅读,为解惑而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增强语感。
  第二,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在大量的课外语文阅读中去探索、思考、感受,形成一定的观念、情感价值取向,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可培养起阅读能力。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语感的基础之上的,也只有多阅读,多记诵名篇佳作,才能增强语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对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规定,六年制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万字,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可以说这正是对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也就是培养语感的肯定。
  第三,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自然、社会,特别是走进人民群众中间,直接走进原汁原味而丰富多彩的祖国语言的汪洋大海之中去。婴儿在出生后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同样,儿童、青少年也能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习得母语书面语并进一步发展沐浴口语的。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积累丰富的感性、理性经验,训练其对语言的敏锐的洞察力,自然也就培养、增强了语感。“处处留心皆语文”,“生活即是大语文”,“于无字处读文章”,这一些观点,与此都是相一致的。
  
  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强调的多读,实际上是培养语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初中教材里有很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名家名篇,特别是古诗词和古文名篇,这是作为培养、增强语感的好材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并且对经典的语言材料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感情、有节奏地反复阅读,反复玩味,融情于景,披情入文,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便能在朗读中引发语感积淀语感,让学生感悟到文章语言美、结构美、精神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当然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增强学生语感为目的),如有齐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跳读、精读、品读,吟读、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以及背诵等。这样,不是对语篇语段进行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直觉感知、品味。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价值借鉴的经验。古人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分析课文或做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读书,讲究诵读涵咏,强调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诵读涵咏中,学生自然增强语感,加深理解文章。而且,精神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通过熟读成诵形成的语言积累,也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由此可见,朗读乃是积淀语感,提高语文素质的基础,确为“一举两得”之事。作家梁衡同志在谈到语文教材编写时,结合自己读书体会反复强调了诵读背诵的重要性,“我主张,语文教学还是要背书”。
  
  三、想象是培养语感的动力
  
  想象有助于人利用眼前有限的信息,重新组织在脑中已贮存的表象,产生相应的形象来理解事物,而汉语的表情达意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往往“味在咸酸之外”,只有通过想象才能领略到文章所隐含的高情远意,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
  如契诃夫在《变色龙》里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这两句话意思很简单,从字面上看似乎前后矛盾,但联想到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媚上压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奴才本性,想象到他当时在众人围观下的“错”判,这两句简单的话便有着丰富的内涵、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奥楚蔑洛夫为自己刚才的“错判”吓得浑身冒汗(或直发抖);同时,他也借此扯开话题,掩饰自己的窘态,思考如何把话变回来。而这些丰富的内涵不展开联想,不具有对语言感觉的灵敏度,是无法体会得到的。
  在课内多展开想象性的说话、写话练习,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欣赏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让学生讲一段“闹春图”;欣赏诗句“踏花归来马蹄香”,可让学生画一幅“赏花图”;学习《孔乙己》的喝酒吃茴香豆,可让学生表演一出课本剧;《桃花源记》学后,可让学生写一则续篇《桃源子孙游温州》等。
  阅读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的意境,走进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艺术世界。同时,调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和情感,也就是使学生能迅速地在记忆中搜寻与阅读对象的契合点,使主客体之间默然契合而感悟,也使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而获得美的感受,并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四、感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样的范文,往往蕴含着作家大量的智慧和创造,而这种人文内蕴隐藏语言文字之外,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更是“非悟无以言其妙”。只有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意境、文学精神等方面的审美鉴赏,感悟领悟,才能增强语感。
  感悟的过程是以感性直觉审美语言,把握文章内蕴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煽情、导情,更需重视融情。
  对文章的感悟须从情景入手,操作程度大致是营造情境——置身情景——情景交融,幡然领悟。营造情景是指在阅读活动前营造一个与文章内容情调一致的情景,为学生情感激发作导向。置身情景是通过对文章的初读使学生进入文章特定情景之中。情景交融是学生自己精读、品读文章,学生之情与文章之情相交融,突然间获得对对象情思、意蕴的领悟与把握,即幡然领悟。
  如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始便可挂出一幅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桃源图,从视觉上为学生营造一种和平安乐景象,然后配以和缓幽雅的轻音乐,教师范读,把学生带入到桃源和乐生活中。之后,再让学生带着情感有节奏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诵读时的节奏情感不时作出调整。经过反复诵读,学生在对文章情感、节奏不断完善之中,自然会领悟到桃花秀丽和桃源和乐。然后,教师可出题让学生说说读后感:“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地方?”以检验学生对文章意蕴的领悟情况。最后,在读后感的评析中,深化学生对文章意蕴的把握。
  以上教学,并未对文章条分缕析,可仍能达到对文章情思意蕴的把握,这主要是学生具有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而达成的。也就是说,既是凭语感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又培养了语感。
  凭语感对文章整体理解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去感悟,如学习《白杨礼赞》,便可从其结构去捕捉作者的情感脉络,领会文章意蕴。也可抓住文眼,通过对文眼的咀嚼品味而带动对整篇文章情思意趣的把握。如《曹刿论战》,可以文眼“远谋”入手而领略全文。
  语文阅读教学,要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能有兴趣阅读,有时间阅读,注重引发、加强学生的语感,注重知能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使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摆脱经验性的模式,从科学的语言学习入手,从而真正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语文教学。
  翁进迁,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