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让学生走出阅读误区

作者:丁志珍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关课内阅读部分,虽然我在上课时都已分析过,但学生的得分总是不如人意。而课外阅读部分,学生在问题的分析方面更显薄弱。于是,我特地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做了调查,“对语文书上的文章感兴趣吗?”“也有,但少。”“总觉得文章一旦选入语文课本上,就变得没意思了。”“读文章时还能看进去,只是到分析课文时就觉得没劲了。”
  可见,现在学生的阅读处于疲软状态,归根究底,是学生缺乏阅读的自主性,而这跟我们传统教学中的阅读模式是有关的。以往的教学,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是被动接受老师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学生失去了阅读的自主性。这种阅读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确实,我们应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发表见解的权利还给学生,跟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取舍。
  在新课程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教学过程中,课文较多,要分清主次,适当取舍,在取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开始学习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挑选出适合的文章,组织学习。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在深入分析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不能用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自主发现问题,才会主动思考,主动解决。在学习外国小说《炼金术士》时,因为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也较难懂,我先花半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结果我发现那天的课堂学生异常积极,而且提出的问题也很有价值,比如:“主人公到底找到了宝藏没有?主人公的财宝到底是什么?等。
  3.以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诱导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选出学生提出的较为集中的、经典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也可以提出自己认为非常有价值的重要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教论语选读中的《君子之风》时,我以这样的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完美的男子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纷纷举手,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导入,“刚才很多同学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男子的形象,体现了我们当代人的独特看法,那么,你们知道古代人心目中的完美男子到底是怎样的吗?”学生马上仔细阅读《君子之风》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后来,在谈到君子的利义观是怎样时,学生就“见利忘义、舍利取义、循义求利”三种态度发生了较为激烈的讨论,这个问题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在这堂课中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还是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我们通常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学生还没读完,还没思考好,就进行交流,回答问题,结果是没有几个学生能谈出什么来,最后只有自己来唱独角戏。发现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主解决,尽管可能费时费力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但这种思维的经过、探讨的经过,对于学会思考、学会阅读,意义非同小可。在教《清兵卫与葫芦》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葫芦从一毛钱卖到六百块,这样的结局合理不合理?”我让学生精读课文,找到这个结局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证据。经过十分钟的研读后,班级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为合理的同学找出了很多有关清兵卫对葫芦研究颇有造诣的细节,本来觉得不合理的同学在争论中越来越觉得理屈词穷,纷纷“叛变”,改变立场。我想在争论中,他们应该会懂得阅读时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当然,教师还应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说出见解,即使有肤浅的地方也不要轻易否定,要找出合理的地方予以肯定,在宽容尊重的基础上加以点拨。
  结语:希望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我们能走出阅读的误区,摒弃教师说学生听的现象,让学生的阅读名副其实,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丁志珍,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