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研究性写作的价值与模式
作者:张 金
一、“研究性写作”的价值审视
“研究性写作”融写作与研究于一体,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应停留于此,而应该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来审视它的价值所在。
1.拓展写作时空,提高认识水平。“研究性写作”极大地拓展了学生写作的内容和题材范围,学生在写作中认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2.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性写作”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写,乐写。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研究性写作”在辩证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学生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能将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
3.提高语文素质,形成探究能力。“研究性写作”不仅仅是一个写的过程,它的实践性加强了,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选题、收集材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等等。在这过程中,学生读读、写写、做做、画画、查查、访访,语文素质必然得到提高。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形成探究能力。
二、“研究性写作”的基本模式
1.调查报告式。《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要能“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或对课文内容,或对社区资源,或对学习疑难,实施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2.图文互补式。如教学《死海不死》一文,对死海的前景,学生在充分研究探讨之后,让学生绘制一幅《死海前景图》,并在图中作简短的介绍。这种训练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评论鉴赏式。《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为此,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文章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评论鉴赏。如教学《范进中举》、《孔乙己》,就可指导学生对两篇课文进行鉴赏、比读研究。
4.制作解说式。如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地区人文资源研究”时,就可指导学生用电脑制作社区模拟动画,并配上语音简介。同时初中语文教材收集了大量脉络清晰、语言精练的说明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制作研究模型,并解说其原理。如教学《中国石拱桥》就可引导学生解说“赵州桥”的建构特色。
5.预测想象式。即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研究内在联系,从而进行预测和想象。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可让学生对“若瑟夫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菲利普”的辩题,展开合理的预测和想象。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对社区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理论佐证和大胆的设想。
6.表演再现式。好动,好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孔乙己》,就可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面对众人嘲笑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不可告人的内心痛楚,让学生写一段孔乙己的内心独白,然后表演。
7.学科交叉式。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交叉性极强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科学实验报告等。
8.经验体会式。即在学生参加办刊、演出、讨论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活动的感受、成功的体验等写出来,分析因果,总结得失。如学生自办手抄报后,可让学生写写手抄报制作的小窍门,写写同学相互合作的乐趣等。
9.综合活动式。如笔者根据我校地处海滨的地域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海洋频道”活动。“海洋频道”中开设海洋新闻,海洋资源报告,海洋生物简介,海洋生态等栏目。学生自主分工,有导演,有编辑,有主持人。整个教学活动,形式新颖,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写出不少优秀习作。如《海洋资源报告》、《文蛤的生物学特性》、《我的编辑手记》等。
张金,教师,现居江苏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