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作文教学新探索

作者:贺晓青




  “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黄光硕语),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作文课本应是学生随心所欲地倾泄自己真情实感的美的享受课,却成了学生的头疼课。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而老师呢?写作教学上太急功近利,很多教师都太急躁,恨不得把作文的能力放在一个学期里全部教完,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怎样让学生不再怕作文?怎样让学生享受作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的内容
  
  写文章,第一要解决的是,不是审题,不是构思,不是行文,不是语言,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米”,写作教学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内容,之后才谈得上“技术”。前苏联教育家赞柯夫也指出:“决定一篇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技术是有了充足的内容之后,作者想写好,想与众不同地表达,才出现的一种自觉要求,离开这种自觉的要求,技术就沦为没有生命的木乃伊。
  现实生活中学生是“怵”作文的,仅这一种心理障碍就挡住了学生的仓库中的活生生的素材,于是件件往事,种种情怀,处处美景都在这一“怵”中悄然而逝。人是富有情感的,心境不同,记忆理解分析想象的效果也不同。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恐惧的心理会扼杀孩子智慧的火花。
  “怵”作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是教育失败所致。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低,他们的误导及不得法的训练使学生没有理解作文的要义,把作文与生活隔离开。
  作文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源于体验。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 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从客观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经过头脑中的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周一贯先生说,学生不清楚“作文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实表达与真情交流,是导致学生作文刻板僵化、做作矫情的根本原因”。
  教师要给学生讲清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当今学生没有把作文与生活统一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作文就是编出来的。作文课上教师要给学生“开源”,讲清作文无非是把自己见到的人事感受写出来而已。人、事、物、景,喜、怒、哀、乐,平时与人交谈海阔天空如今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大千世界,处处都有你值得写的对象。
  如当学生咬着笔杆子冥思苦想的时候,可以从“我”写 起,把笔尖对准“我”,也就是你自己,仔细地审视“我”,无情的解剖“我”,逼真的描述“我”,客观地评说“我”;进而以我之笔写我思我想,写我言我行,写我见我闻,写我感我受,写与我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事事物物和方方面面。这时会感到有写不完的我,就会发现在“我”的身上有一座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的宝库。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情是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酵母。教师的课堂作文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摄取生活素材,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因为感情、热情、激情都是激发写作欲望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
  1.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入许多诱导学生写作的游戏。
  在课堂里用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各样的题型组织学生们进行一系列游戏和活动为内容,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基础,激发他们的写作情绪。任何人,有了情绪了,动了感情了,总是会无孔不入地寻求表达的。如果让他写文章,他一定会写出一篇好文章的。
  2.引入竞争心理进入竞争状态。
  竞争常常使人兴奋起来,从而使思维敏捷,词语丰富。在作文中,把学生带入竞争的环境之中,一旦一比高下,一决雌雄的竞争心态被促成,写作的成功也就不远了。竞争的心理,已经使他们暂时忘记了作文课的学习目的,而写作的困难和麻烦,也已经被冲动的论争所代替,为写作而写作的作文课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置换了。
  3.写作时间的煎熬。
  规定作文的时间,如要求600字以上,如果在40分钟内完成,为“优”,在45分钟内完成,为“良”,在50分钟内完成,为“中”。当学生形成一定的写作水平后,用时间的煎熬还是很有效的。这样能帮助学生掌握时间,分配时间,这种训练,对应付考试,极有帮助。
  4.通过表扬和批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的天性是特别善良的,他们的本质是特别纯洁的,我们应该对他们所做的都表示最真诚的欣赏。在写作上,碰到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优点,都应该狠狠的表扬,让他们感到尊严,感到自信,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不断前进。
  反之,面对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缺点,我们的批评却必须是和风细雨的,是循循善诱的,是柔柔的,是暖暖的,只有这样,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浓浓的爱和殷切的期望。
  5.重视作文评讲,诱导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不仅好奇心强,且自尊心强表现欲也强,教师若不及时满足其表现欲对他们的劳动予以认可,其内驱力会逐渐减小。钱理群教授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他的写作就一定会有重大的突破。”
  我们可以开设“佳作赏析课”,每周抽一课时欣赏学生的佳作,读精彩例文。读后自评互评与老师点评相结合,被选中的同学写起来有劲,未选上的同学争着下周被选上。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表扬面要广。
  想方设法为学生的文章提供展出和发表的机会,以此来表示出对学生的写作劳动点滴成果的尊重,来满足小作者们的那种愈来愈强烈的写作欲和发表欲,来激发他们作文练笔的兴趣和热情。展出和发表分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如定期和不定期举办的优秀习作展览把写的好的作文推荐出去在刊物上发表等。
  为了进一步肯定成绩,鼓舞士气,激发习作者的进取精神和竞争心理,应当趁着第一股作文热流在班上涌动时组建起“少年笔会”,给他们评定会员等级,规定入会的资格和晋级的条件。分批发展会员,逐步提升会员的级次。
  
  三、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螺旋上升的技巧训练
  
  先让学生在无规矩中热爱作文,然后再给以技巧方法的指导,在掌握一定的方法后能把自己的心情感受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达到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当他们对写作感兴趣时,我们可以从句段篇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
  可以先从句子入手,训练学生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具体做法可以参照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听郑桂华老师讲课》中的《描写》一篇。让学生把句子写生动了,能给人留下初步的鲜明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明白修辞手法的作用,并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当学生能把句子写生动了,写形象了,就需要把训练重点放在细节上了。李白坚教授说:“虚构一个故事并不难,难的是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都必须由许许多多的细节来构造。细节是记叙的砖块,细节是使文章生动活泼的粘合剂。细节,来自对生活的细致和细心的体验。”细节是写作上的一个核心能力,也是一个难点。在进行细节训练时,如写人,可以训练捕捉人物说话的细节,捕捉他的神态,捕捉他的心理,捕捉他的外貌,等等。
  在学生能领会句子和细节的魅力之后,可以把重点放在谋篇布局上了。如何写一个好的过渡句或是段,如何写一个好的开头,好的结尾;怎样才是好的构思,怎样做到层次分明,立意鲜明……
  作文课要一课一得,不能面面俱到。每一次作文课只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方法,并且是从易到难,一种方法学会了,再进行另一种方法的教学,稳步进行。如一节课教审题方法;一节课教开头的方法;一节课教结尾的方法等,总之每一次作文课都让学生学会一点写作技巧,并且要求用到作文上。
  然后在评改中就要着重看看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没有,没有掌握的话要再加强训练,掌握了就可以进行下一项的训练了。又或者在评改的过程中发现什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再进行指导,查漏补缺,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既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的成功感,潜移默化中就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了。
  如指导作文开头的方法时,收集各式各样写得好的,有代表性的开头的例子,让学生朗读,并讲解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如何运用在作文中等。
  当学生能把作文看作是自我的写作实践,看作自我的情态的倾诉,我们的作文教学算是进步了。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像大自然的花一样地盛开,自由地散发出各种各样的芬芳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理想。
  贺晓青,中学教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级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