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要让音乐课有文学味
作者:李鹏岚
一、用音乐、戏剧等引出文学作品
在高中音乐教材中,有几课就是阐述音乐与诗歌、音乐与戏剧的关系的。教材中的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和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在结构上都分别围绕同名长诗的叙事情节展开;歌剧《小二黑结婚》是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歌剧《江姐》是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歌剧《伤逝》是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在欣赏这些名曲、歌剧之前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使学生接触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的对比激发丰富的联想。
欣赏琴歌《阳关三叠》时,朗诵诗人王维的《渭城曲》,使学生体会诗歌的依依惜别之情。播放四大名著的主题歌时,分析主题歌的歌词,诱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如用《枉凝眉》和《葬花吟》联系《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会”,加深学生对宝黛二人的形象和全书主题的认识,使他们对《红楼梦》感兴趣。在课堂欣赏音乐时补充跟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学名篇,既使学生更好的领悟音乐作品,又增加了文学趣味和知识含量,学生在音乐声中视听结合,既开阔了文学视野,又提高了文学审美能力。
让音乐与文学共舞,在音乐课堂中引出文学名著,吸引学生阅读,使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丰富了情感,增加了语感,对文学作品既可以意会又可以言传,不断地提高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力和鉴赏能力。
二、用歌唱、创作、表演等演绎文学作品
1.歌唱诗词: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已经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念奴娇》、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等等。在课堂上将这些歌曲教给学生唱,使学生们既学会乐曲,又记住诗词,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接受文学教育。
2.套用、创作新曲记忆诗词:教师与学生合作,将一些现成的歌曲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秦观的《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追月》的曲子。也可以激励擅长作曲的学生给诗词谱曲,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在谱曲前作曲者必须对所谱写的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才能有再创造,这样在无形之中锻炼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借助音乐表演课,让学生表演教材中出现的跟文学有关的故事、戏剧等。为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在表演之前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原著,领会作品内涵,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更真实地接触文学。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既教给学生音乐知识,又使他们在歌唱、表演的过程中阅读、记忆文学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文学熏陶的效果。
三、教师良好的文学素养给学生以启迪
音乐教师除了自身专业技能过硬外,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文化基础,教师自己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效果。音乐教师自己认真阅读文学作品,补充文学知识,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将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认真听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文学对人的重大影响,自然而然的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起到教育作用。
文学与音乐,是人类艺术长河中两颗璀璨耀眼的明星。音乐是最容易触动人心灵的东西,学生不愿意接触名著,借助音乐激发他们去阅读,音乐与文学相结合,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又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审美需求。音乐与文学融合在一起,是完美自然地组合,将音乐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用乐曲、歌曲、戏剧等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将更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学生。
李鹏岚,教师,现居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