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以写作教学为视点看情节设置中的巧合

作者:张文化




  松树或松柏的树脂滴下来,恰好将一只昆虫凝结在其中,后来变成化石成为珍贵的琥珀。一个小孩从楼上摔下来,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巧有位守门员由此经过,只见他飞步向前,将小孩稳稳抱住,化险为夷。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却遇打头风。”生活中本来就有许许多多的机缘巧合。也正是由一系列的颇有生活原味的偶然和巧合,为我们提供了极广阔的创作空间。
  想必你还记得《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吧!“白雪公主”在林中巧遇七个小矮人,死后又巧遇路过的王子;“灰姑娘”巧得仙女的帮助,参加舞会得遇王子;“小红帽”巧被过路的猎人搭救……这些都充满了戏剧性的巧合,使惩恶扬善的传统主题得到了圆满地表现,也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大家熟知的《水浒传》中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林教头进酒店巧遇李小二,李小二又巧遇陆虞侯,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林冲山神庙又恰巧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个情节,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还有曹禺的《雷雨》,其中夫妻、父子、父女、兄妹的奇遇与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些看似无意却有意的“巧合”安排,为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意趣。当代许多微型小说在构思文章的时候,也非常善于运用这一技巧。
  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上帝保佑您,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风中渐渐远去——因为他发现,绅士也是个秃头。(选自《中学生读写》2000年6期《寒冬里》作者周维娜)
  这篇小小说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成功地编织了一个巧合——乞丐和绅士都是秃头。这样,在凛冽的寒风中绅士将自己戴的帽子送给乞丐,不仅合乎情理,而且难能可贵。绅士的行为不是一般意义的乐善好施,而是给予乞丐人格的支持,这显然比几枚铜板更能给乞丐以温暖。前文反复描写乞丐秃着头在寒风中乞讨,文末描写绅士秃着头冒着寒风远去,耐人寻味。
  红灯
  小港机场下完了客人,运气不错,又有人拦车。
   我偷偷地端详了这位小姐,不是很美,但五官分明。两排长睫像围着湖泽的小丛林;弧形分明的双唇,很有个性地紧抿着……
  “民生医院”,抛下了目的地,她便合上了眼,斜倚在后座上,似乎很累很累。
   我扳下了车资表,比平日更专心地开起车来。说也奇怪,忍不住从反射镜中,多看她几眼,但我不能看得太勤,免得让她误会我心怀不轨。
   车行一半,我在镜中,忽然看到她潸潸泪下,就像一枝带雨的梨花,惹得我有说不出来的怜爱。
  “探病吗?小姐。”本不应该向乘客多舌的。
  “……”拭干泪水,她轻轻地点头。
  “病情如何?”该死!问这干嘛?开几年车,最痛恨的,就是一上车叽喳不停的乘客。今天自己中了什么邪?搭这个什么讪?万一……
  “弥留。”她沉重地吐出这两个字,泪像决堤的洪水,哭得凄凄切切,叫人好不心疼。
  我见过弥留的病人,和死人只差一口气。她一定急着见这个亲人,慢一步说不定天人永隔。我该……
   于是,加足马力,闯了一个又一个红灯,甘冒被警察罚款的危险。我想帮她一点忙。
  “嘎——”到了,踩稳了刹车,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使我无限骄傲。好啦!现在就等着她谢意的眼光……
  谁知,“啪——”一记清脆的耳光声响自我左颊。她原本姣好的脸孔,一阵青一阵绿地扭曲成一团,从牙缝中恨恨地挤出:“都是你们这些没道德的司机,专抢红灯,否则我先生也不会被撞得奄奄一息,躺在医院里!”她像丢垃圾一样扔了两百块钱在我脸上……(作者罗燕如)
  这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小说,文中的“我”加足马力,闯了一个又一个红灯,甘冒被警察罚款的危险。而那位美丽小姐的“先生”,即“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正好就是因为“没道德的司机,专抢红灯”所致。真是太巧了!“我”那“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也荡然无存了。那“啪——”的一记清脆的耳光声肯定能唤起所有读者的深思。由巧合所致的这一出人意外的结尾,可谓神来之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结尾那一记“清脆的耳光”确实出乎我们的意外。但仔细品味,又是那么符合生活逻辑,让人十分可信,它不仅给因徇私而闯红灯者以冷静,也能给局外人以思索,实在是最能体现作者匠心之所在。
  花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机会到一个风景秀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憩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母亲,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他说。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先生,我妈妈喜欢我送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
  老板摇头说:“还没有。”
  “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作者诚然谷)
  “他”要去休假,母亲希望“他”顺路去和她聊聊天,因为“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而“他”以“忙着赶路”为托词。在路上,“他”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就“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在花店,恰好碰上一个买花的小男孩;小男孩买花恰好也是作为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他”继续上路,转过一个小山坡,恰好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原来小男孩倾其所有是给不在人世的妈妈送生日礼物,小男孩纯洁而美好的心灵感人至深。这一系列的巧合,震撼了“他”的心灵,最终促成“他”改变主意:亲自给母亲送上生日礼物。文章运用巧合生波澜,情感浓郁,感动人心。
  这些故事之所以具有魅力,关键是巧妙地设置了“巧合”。由于偶然巧合,才构成了动人的故事,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妙趣横生。美丽的巧合,恰似偶然翩翩飞过窗前的一只彩蝶,总带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惊喜。当然“巧合”要自然合理,而不能胡编乱造。并且在一篇文章中,不能设置太多的“巧合”,否则就会使故事失真,让读者产生反感,良苦用心也就失去了意义。
  张文化,教师,现居湖北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