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积累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与美度

作者:潘永梅




  阅读积累就是对知识、经验、信息等的积聚和整合。要达到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就是让学生在接触拥有大量的言语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正如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教学中说“举一反三”,而语言却需要“举三反一”,强调的是博览,讲究的是积累积淀,重视的是厚积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对语文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学习,积累为本。
  阅读积累和作文的关系实在难以说清,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作文虽说文无定法,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在我看来,作文主要有两个方面:思想、语言。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阅读积累来解决,或者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自然得到提高。
  “思想”是写作的灵魂。写作的深度由思想决定,思想来源于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大脑发现生活。观察到的生活是表象,发现的生活是本质,只有深入本质的生活才能进入作文,才是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有人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人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可在“生活”中的学生写作文就是没话可说。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在总结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后,也不无启发的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得益于课外阅读。”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思想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日益成熟。但中学生实在是等不及,需要提前支取,而提前支取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是阅读积累。阅读积累不仅是读文字,读故事,更是在和作者对话,进而和自己对话,从这个角度讲,读书就是”读脑”,读别人的脑子,进而丰富砥砺自己的脑子。读过余秋雨、周国平、毕淑敏等的文章的学生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读书能加速人的成熟。而人一旦对生活有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作文也就自然与众不同了,因此,阅读积累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
  “语言”是写作的物质材料。按理说,只要会说话的人就会用语言写作。可是有的说话头头是道的学生一拿起笔来却往往搜肠刮肚,如何提高写作的语言能力是作文和作文教学一以贯之的最重要任务。提高语言能力没有捷径,就是要多读,多写,二者不可缺一。比方说一个老是不读书、不写作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天一定会写出文辞精美的文章来,那是天方夜谭,他只会越来越差的。正因为这样,我以为“语言”之于作文甚至比“思想”更重要。
  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会在触摸、品味别人的语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朱自清的朴实、张晓风的清新、毕淑敏的温润等,会让你在咂摸的同时逐渐内化,由模仿而创造,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美度。
  阅读不仅能砥砺“思想”,润泽“语言”,还能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陶冶你的情操,培养你的阅读兴趣,让你爱上阅读,而持续的高雅的阅读兴趣是能转化成写作兴趣的,会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阅读,尤其是足够量的阅读,是提高学习写作素养的必由之路。一个阅读积累多的人不一定是一个会写作文的人,但一个会写作文的人一定是喜欢阅读积累的人。
  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在每学期初给学生开出一张长长的书单,让他们与经典为伍,并在阅读的同时做一些札记,写一些感受,在结合文本、作者、自我对话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作文,获得前进的动力。
  潘永梅,教师,现居黑龙江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