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阅读中的几种好习惯

作者:王吉才




  随着新课标的实行,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现在虽然有不少教师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却驾驭不了这样的课堂,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布置默读,学生或正襟危坐,或歪在桌子上,目光呆滞,脑子空空,神游课外,过了大半天,也不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指名朗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阅读习惯不好,会影响学生运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并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针对当前中小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特别强调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
  
  一、整体感知的习惯。拿过一本书来,要先看目录,明确全书的大致内容。拿过一篇文章,要先看题目,抓住关键词,再速读课文,对文章的思路、思想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语感等形成初步的认识。这种阅读方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人们看一个景物首先习惯于放眼看其全貌,获得全局现象,做出评价。只有把握住全局,才能正确理解局部。
  
  二、局部研读的习惯。当整体感知之后,读者会发现一本书中有他最感兴趣的章节,一篇文章中有他最喜欢的段落,这就要对这些章节和段落进行认真的研读、揣摩、探究,细细品味文章的写作目的、思路、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词语运用和写作特点,对于特别优美的词、句、段,可以抄下来,多读甚至背诵。久而久之,许多优秀作品的语言、甚至结构就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三、做符号和写评语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每次读书都将笔拿在手上,对重点、难点、文眼、题眼、警句、佳句、新意、创见、关键词语以及有疑问之处,都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来,或写出首要的、有见地的评语。经过多次训练,便能够养成习惯。这样做,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克服浮光掠影、毫无目的的读书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沉到文章中去作深入的研究。
  四、质疑问难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道出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仔细思索,脑海里不断出现问题;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则虚心向别人请教,而决不轻易放过一个问题。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学生的思想怎么也不会闲下来,总是不停地、饶有兴味地比较、归纳、揣摩、体会,读书的过程也就充满了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新课标要求把讲堂变成学堂,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三天五天就可以养成的,必须长期训练,持之以恒。尤其强调的是,一定要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在习惯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讲堂变成学堂,才能让学生练就一身过硬的阅读基本功。
  
  五、经典阅读的习惯。“经典的阅读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朱自清先生一语道破了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经典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子,她们早已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是构建中华文明的基石。经典阅读应该成为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渴望,这种渴望所带来的对经典的真诚的敬虔,必须要燃烧在一个与现实利益无关的层面上。惟有如此,经典阅读才可能是正常化的。今天,我们以经典阅读为纲,探索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的路子,明天,我们将依旧以经典阅读为纲,努力建设学生既高品位又多品味的阅读生活。
  
  六、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要实现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就要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阅读方法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往往会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多种阅读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多次强调:“教课文之本旨并非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文章。”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思想,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教会他们多种阅读方法:整体阅读、略读与精读、泛读与寻读等。与此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如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做读书笔记法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王吉才,教师,现居甘肃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