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高中语文教材三解

作者:陈良卓




  烛之武为何能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入选到苏教版语文必修三。一般论者都认为烛之武之所以能说退秦师,是因为他能言善辩,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君退兵,苏教版语文教参就是持这种观点。
  还有人进一步分析,说烛之武口才的背后是拨云见日、见微知著的才华,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的智谋(朱以光《烛之武退秦师的深层解读》)。似乎烛之武真的是凭口舌之功和个人胆略建立了非凡的功业。我看这样是完全误解了秦国退兵的真正原因。
  我们看烛之武挑拨秦晋之间关系的话,无非这几层意思:1.灭郑利晋不利秦,“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2.晋国历史上有信义问题,“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3.晋国有野心,将来必损害秦国,“既东封郑,必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
  这些话的确是事实,也很能打动人心,但秦伯不是昏聩蒙昧之人,烛之武所说的一切,难道他事先会没有考虑到?退一步说,就算秦伯没有考虑到,如此浅显的道理,偌大的秦国竟无一个人想到?因此,就算烛之武舌巧如簧,想仅靠挑拨秦晋关系而使秦国退兵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那么秦国和郑国单独媾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秦国已经达到战争所要达到的目的了。我看烛之武说辞里最能打动秦伯之心的一句话应该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很多人都忽视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还真以为两国将结成友好邻邦。其实这句话是烛之武向秦伯表达一个信息:郑国投降秦国,做秦国的附庸国。什么“行李往来,供其乏困”,只不过说得委婉一些体面一些而已,绝不仅是为使者往来提供方便那么简单。后面秦郑结盟后秦国派将领镇守郑国国都就是一个明证。
  秦伯是聪明人,他听懂了烛之武的意思,所以秦伯听了烛之武的话之后显得非常高兴。秦伯绝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高兴,而是因为已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而且郑国降秦不降晋,那更是符合秦国的利益,秦国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胜利者,秦伯能不高兴吗?降秦不降晋也是郑国损失最小的最好的结果。只有晋国捞不到任何好处,独自吞下了兴师动众却无功而返的苦果。
  那么烛之武作为一个外交使节,他有权力临场发挥自作主张签订一个涉及国家根本利益和主权问题的盟约吗?恐怕可能性也不大。我们可以推断,出发前,烛之武可能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肯定得征求郑伯的同意,甚至这可能就是郑国君臣商议后的结果。如果这样,那么这次出使,烛之武能成功,佚之狐或其他大臣未必不能成功。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烛之武建立了不世奇功呢?我们从文章中至少可以看到烛之武比较勇敢和机智,否则他连见秦伯的面都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他说话有条有理,不卑不亢,有文采,有鼓动性,即使是投降也不失国体。其他人也许能完成使命,但未必能完成得这样漂亮。
  把郑国当成胜利者,把所有的功劳都归结于烛之武,应该是一种误会。也许当时郑国记录这件事时有意制造这样的误会,投降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我们后人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江南的冬景》不宜作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舍弃郁达夫传统名篇《故都的秋》,而选他的《江南的冬景》,编入必修一。我不知道教材选编者是为了颠覆传统,刻意求新,还是为了突出地域色彩而这样做,但是我觉得《江南的冬景》不适合做教材。
  依我看,《江南的冬景》存在思维不畅,刻意为文的问题。虽然说散文本来无固定章法,率性而为,但文气是否贯通,读者还是可以通过仔细体会而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表面上看是符合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很多教案也把文章主体部分分为“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等等,这为教学思路清晰而设倒也无可厚非,但是非常勉强,除了“冬郊图”,“微雨图”还有比较明显的画面感,其他图景,如果不是教师刻意导引,学生基本概括不出来。其实作者在写作时根本没有这样布局的意思,是教者套用《故都的秋》教学思路的定势思维而已。
  我们来看看所谓的“曝背谈天图”,其实只有一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这一句实在也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如果说“曝背谈天图”还有一点描写的话,那么“雪景图”、“闲步图”连一句对雪景或散步描写的句子也没有,那还成什么“雪景图”、“闲步图”?当然不写也没什么,没有人要求作者一定要写几幅并列的图景。问题是作者写这些地方用了大量的笔墨,又让读者看不出多少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章显得拖沓冗长而又言之无物。
  比如“曝背谈天图”这里,用了4段的篇幅拿“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做比较,我实在看不出有多少必要。作者的目的是突出江南冬天的特点――明朗,而作者又没有围着这点来写。
  文章倒数第三段“雪景图”只是古诗的堆砌,而且这些古诗又不能仅代表江南的雪景,说它们描写北方的冬天岂不更合适?至于倒数第二段“闲步图”,基本属于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且与前文重复。连作者自己在最后一段都说“这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想写下去了”。我看不是谦虚,是他自己都写得没有自信了。
  更为严重的是,这篇文章的文气是不连贯的。江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点?是前文说的“明朗的情调”吗?从全文看,这显然是个伪特点。“曝背谈天图”所写的是落叶满街,白露为霜,“午后冬郊图”却是青黄不接,又有“有莫名奇妙的含蓄的生气”;“寒村微雨图”,是冬霖景象;“旱冬闲步图”却是久旱伤人;前面说“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江南雪景图”却又大量引用描写大雪的古诗来表现江南冬景。作者想把江南冬天的所有特点都表现出来,结果是我们最后无法感知江南冬天到底有何特点。
  郁达夫作为一散文大家,为何会写成这样?我看是这篇文章是硬挤出来的文字,而不是作者真有写作冲动从心底喷涌出来的。也许只有“冬郊图”、“微雨图”真的令作者喜欢过,那是和中年郁达夫心境特别吻合的景象,也是本文写得最出色的两个地方。但是全文总共才10段,如果除去有凑篇幅嫌疑的开头4段和末尾3段,文章还剩下什么?
  如果把这篇文章作为病文来让学生探讨,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似寻常最奇崛
  
  杨绛的文字,平实自然,不带丝毫文人气,以感情带动文字,笔随心动,有如行云流水。总是在不着痕迹的叙述中,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比如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散文《老王》,就是这样的文章。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写了邻居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有如拉家常,没有一处刻意描写,又处处匠心独具地描摹了最真实的生活情态。
  比如在老王送钱钟书到医院后,“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里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他得收钱,它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另一方面他不忍心收钱,因为他知道对面的好人也在落难之中。尤其是后面一句,“他拿了钱却不大放心”更是神来之笔,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点刻意的描写,老王那善良的心,那踌躇而担心的情态如在眼前,若不是对人物内心有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焉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又如老王在重病之中还给作者送鸡蛋,作者写道,“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这句话也完全是脱口而出的生活中真实语言,但是却最能体现人物情感。老王的鸡蛋未必比别人的鸡蛋大,也未必比别人的鸡蛋新鲜,送过来的鸡蛋,自然是全给作者一家人吃,但是就这么一句话,把作者感动甚至感激之情表露无遗。像这样的地方,全文随处可见。
  文学即人学,把握最真实的情感,描写最真实的语言,就是创作最优秀的文章。一切的矫揉造作的语言都会在这样真实朴素的文字前面暴露虚假和苍白。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报刊上选登的学生优秀习作或者所谓高考满分作文,都表现出一种华而不实,柔媚晦涩的文风。学生不再关心生活,不是从生活中汲取语言,而是一味追求文采。唯美文字底下大都是混乱的思维苍白的思想,缺少对生活的真切的描写,也就缺少感人的力量。
  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语言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杨绛的《老王》,以最质朴的文字表现了最高境界的文采,可谓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对于广大生活阅历还很肤浅的中学生来说,要直接去摹写普通的日常生活,显然有相当的难度。但我们至少要学会欣赏,努力靠近。
  《老王》入选到语文教材,无疑是个很好的范例。
  陈良卓,男,教师,现居浙江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