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当下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作者:周宜东




  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操作过程,并设想了许多美好的预期效果,也有些一线或非一线的教师在各地飞来飞去,做着新理念的各种展示课。但是又一轮的新课改效果究竟会如何,绝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坐在办公室里所能够从理论到理论推演出来的。因为他们不了解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更不了解一线语文教师心中的无奈。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严峻的就业压力要求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好专业。这样导致近年来高考的竞争越来越疯狂。学生进入高中,目标就非常清晰,直奔高考而来。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十分急功近利;学校在组织教学时也非常急功近利。花时间、精力最多的学科要么是见效快的学科,要么是难度大的学科,要么是区分度大的学科。而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感悟的学科,见效慢,学习起来难度小,高考时语文试卷区分度又不大。甚至出现平时语文不大好的学生高考时分数并不低,语文程度好的学生高考时分数并不高的怪现象。
  那么学校领导对待语文这一学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基于上述原因,也认为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语文应该为其他学科让路。更有甚者把学校整体成绩的不理想归结为学生在语文学科上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语文学科教学成了替罪羊。从课时的安排、早晚自习辅导方面进行压缩。
  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虽然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深为担忧,但是又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个人的激情改变不了领导的决策,个体的努力改变不了高考试卷的特点。
  在高中,语文教师当班主任的比率是最高的。当了班主任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对领导不重视语文的现象进一步默认与迁就,不仅如此,甚至推波助澜。最直接的表现是为了所谓班级成绩的整体提高,不惜把语文早晚自习拿出来,督促学生去学习其他学科。主动放弃了语文教学的阵地。这种做法给学生进一步暗示:语文可有可无!
  语文真的可有可无吗?语文真的无用吗?
  
  二、语文之用
  
  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以实用为目的,在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教育法规中就已明确提出。如《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中国文字”下规定:“其要义在使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供谋生应世之要需。”在“中国文学”科目下规定:“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
  语文之用,还体现在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不单是听,说,读,写的问题了。这大大超越了“癸卯学制”的意义。
  当下,社会风气日渐浮躁,主流文化、主流精神日渐缺乏,且美其名曰思想多元化。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一个能号召团结众人,凝聚各种力量的文化,不管怎么说都不是好事。主流文化、主流精神丧失了话语权,代之而起的是庸俗的,虚伪的,自私的,目光短浅的处世原则和方法,且甚嚣尘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归结为开放搞活,说什么商品经济时代需要思想的多元化。但世界上有些国家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恰恰是因为其民族精神作为其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发展动力。
  语文教育对国家民族的功用如此,对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而言也有着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还具有超越功利的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审美的、关乎生命质量的作用。首先,语文教育特别是文学审美教育能够使人诗意地栖居着。余光中说,人,不一定要做诗人,但生活要有诗意。
  语文教育还能够使人具备慈爱悲悯之心。苦难是人生的底色,压抑、扭曲和异化,是敏感的心灵无时不在的伤痛,要是没有慈爱与悲悯,体谅与温情,理解和抚慰,人将非人,这世界也就没有光明和希望。而语文教育特别是真正的文学教育,却能使学生学会悲悯,学会怜惜,关爱生命,拥有一颗利他、向善之心,使人生的伤感变成慰藉温婉、缠绵悱恻的感动。
  语文教育还能使学生产生无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因而能在现实生活中忍受匮乏、不公和误解。在面对世俗的冷眼的时候,能我行我素,不惊不躁,自适而平和。
  语文教育还能够使学生变得浪漫而有激情,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变得犹如闲云野鹤般的洒脱和飘逸。这也许与现实格格不入,不合时宜,却寸心自知,妙不可言,自得其乐。
  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分数帮助不是太大,然而对于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才情、秉性,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来说,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这是一种无用之用,真正的大用。
  
  三、新课改背景下究竟该怎样做语文教师
  
  近二十年来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语文教改更是热闹异常:各种流派异彩纷呈;理论满天飞,你方唱罢我登场;出了很多论述、专著;出了很多可以游离高考压力的名师……当然也仍然招致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诟病和指责。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不对。但一味的跟风也可能会走上一段又一段的弯路。何以如此?
  因为现在很多教育教学理论并不是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的规律或前瞻性的指向,不是从实践中来又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方法和理论;而是对国外的一些时髦的理论进行整合嫁接过来的。从西方的教育教学理论中寻找一点灵感,形成自己的所谓的理论体系,产生所谓的流派,所以语文教育界才会那么“热闹”,但各领风骚三五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当前在国内语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西方教育理论的泛滥成灾,语文界对西方理论的过度热情和迷信,才是毁坏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久而久之,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语文教学难以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语文教学的立足之地又何在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我们进行的语文教学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教学。既然如此,就应该在悠久的母语教学传统中继承优秀的传统,吸取中国古代教育智慧。重视向外国学习是对的,但无论怎样学习,我们进行的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中国人在中国进行的汉语教学。也许我们的某些自然学科教学没有人家先进,但仅仅就汉语教学而言,我们已经积累了一成套的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我们应该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而且还应该看到,新理论、新流派的提出不仅无助于语文教学的推进,而且还在一点一点消解着汉语教学的优秀传统。因为新的理念的推广总是伴随着对传统的批判展开的,甚至把它当作其对立面。当然中国传统教育中也有坏的东西,剔除这些糟粕依然是我们必须认真做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一提传统就是一通批判,结局就是语文教学越来越虚,越来越空洞,越来越不自信。
  那么,为什么又要那么热衷外国的理论呢?究其原因是不自信和浮躁。
  一个人不自信是可怜的,一个时代不自信是可悲的,一个民族不自信是只能盲目的随从而无法真正振兴起来。语文教学应该回归优秀传统,语文教学应该自信起来!因为我们有泱泱五千年的文明作底蕴!
  再说浮躁。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浮躁的时代,教育界也不能免俗,甚至推波助澜,愈演愈烈。但根子在教育主管部门,而不在一线教师。因为教育行政部门要出政绩。政绩从何出?一是出典型,即名师;二是出升学率,出名校。
  为了造名师,所以就有了各种类型的优质课大赛、教坛新星大赛,还有什么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五花八门。但稍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么一节课是经过“千锤百炼”,集众多人的智慧,又反复打磨,反复演练,最后才这样“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的。这样的课也许可以起到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但这样的课对广大教师紧张的日常教学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对实实在在的语文教育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结果也只能造就一批批名师。
  但历史从来不是少数英雄创造的,任重道远的教育教学更是依靠广大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拼搏出来的。
  再说升学率。现在已经是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素质教育像个可怜的孩子被挤在普通高中教育舞台的角落里,可怜巴巴地看着急急吼吼又忙碌得没头苍蝇似的可怜的师生。至于语文教育,什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语文素养、培养浪漫而洒脱的情怀只能让位于语文高考分数了。可悲的是语文分数在高考中又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有区分度,所以只能看着学生花几乎所有的时间去拼外语、数理化、政史地,只能听任领导对语文的任意褒贬和对语文课时的随意安排。
  新课程改革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当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吸取语文教学乃至中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自信且凝心静气地去吸取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成就自我;切实地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书写能力、写作能力、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计划的能力、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激起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能力;不浮躁,不跟风,付出时间、精力、感情,为之吐尽绵绵生命之丝。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就可以任尔东南西北风,我却咬定青山不放松;如果能做到这些,于心又何愧焉?
  周宜东,教师,现居安徽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