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课要讲出文学味
作者:王水元
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文学的缺失很严重。许多语文教师对于文章学知识了如指掌;对于语文教学的程式、套路玩得很娴熟。在他们眼里,所有的课文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文章,一样的教法。哪怕是讲一首诗歌,也照样要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归纳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些老师已经形成了一种“文章情结”,缠绵其中,不能自拔。经典的文学作品,却讲不出一点文学味来。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被老师们分析得只剩下几条筋,甚至于变成“阶级分析”的标本或某类人物的标签。
《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诗歌熔叙事与抒情于一炉,以生动的画面和真切的形象描绘了战乱中老百姓的痛苦情状,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一位教师讲《石壕吏》,花大量时间去讲解并不算太难的词语,去“疏通文句”,然后让学生一句一句地翻译,并且一再强调要“直译”;就连布置的作业——改写《石壕吏》也以准确为第一要求。整节课都在抠字词,念注解,搞翻译,没有朗读和吟诵,没有忧国忧民的感情氛围,没有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学生知道的只是字词不达意的解释,背下的只是口歌似的诗句,记住的只是性格特点和中心思想,文学的魅力几乎化为乌有。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首很有名的词作。这首词的特点在于大量使用典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激之情。应该说,教学难度是比较大的。几次听这一节课,发现老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典故上了,而且生怕学生听不明白,越讲越细;学生脑子里装了一大堆的人名、年代、事件,如坠五里雾中。至于意象呀、意境呀、情感呀,等等,这些赏析诗歌的“要件”,却不见提及。一节诗歌赏析课讲成了历史课,老师累,学生也累,到头来还是不知道怎样去赏析诗歌。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悲歌,是特定的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孔乙己”的文学价值早已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而光芒四射。可是,到了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堂上,对《孔乙己》的赏析仅止于科举制度的毒害,止于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如迂腐、好喝懒做之类,完全成了某种概念的注释。更有甚者,不是从社会环境的麻木、冷漠去分析孔乙己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而是莫名其妙去“研究”孔乙己的“天资”和“智商”,竟然把孔乙己与鲁迅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何不同,那就简直不懂得文学为何物了。
要把文学作品讲出文学味来,首先老师要爱读、会读文学作品,要有文学情调。其次,老师要会咂摸、品味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去感受、去体验。第三,教师要改变千篇一律、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认真地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去教。第四,老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学味,要有感情的滋润,要有优美的语言传达出美文的韵味,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不能整节课都在零零碎碎地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每句话都要加进去一个或几个“怎么样”。
一些教师反映说学生不会赏析文学作品。反躬自问:老师会赏析文学作品吗?对于许多老师来说,答案是否定的。老师不仅不会赏析文学作品,而且还把一些不正确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了学生。这个问题要比把一篇作品没讲好严重得多。
新课程,新语文,因文学而精彩!
把文学作品讲出文学味来,语文课堂才会更精彩!
王水元,教师,现居江西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