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陈定生




  浩如烟海的语文知识在有限的课堂上怎么传授给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分别扮演何种角色,这都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用好教材,抓纲固本。
  
  高中语文新教材(包括《语文读本》)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依照的蓝本,一切的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此为基石,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造成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法正常的贯彻实施。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教材,吃透教材,将教材经典化、科学化和工具化,抓纲固本,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引导课堂教学朝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转变角色,还课堂于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讲和做笔记,这样一节课下来,知识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学生也未必都接受了,更谈不上当堂消化。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转变角色。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角,老师只起宏观调控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必须还课堂于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在课堂的知识学习中当家做主,充分地让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知识的乐土。还课堂于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还声音于学生。要让课堂上充满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的声音和朗朗的读书声,让沉闷的课堂热闹起来,使声情并茂的语言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的。
  2.还微笑于学生。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微笑带给学生,也要将原本属于学生的微笑还给学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快乐地学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打破原先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现象,让严肃的课堂轻松起来。
  3.还思考空间于学生。原先的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学生在下面手忙脚乱地抄笔记,一黑板一黑板地抄,却没有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再加上高中的学习任务较重,学生根本就来不及下去抽时间思考问题,而且思考的效果也不见得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地安排一点时间来让学生思考,这样就更易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学相长,师生的良性互动。
  
  三、更新观念,优化课堂结构。
  
  要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必须更新观念,砸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条条框框,树立大语文教育观,优化课堂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教师要少讲、精练,二是学生要精练、勤思,三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要互动。
  
  四、激发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过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便成为搞好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剂良药。当然,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自身广博的知识和对语文的理解来吸引广大学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了,再加上老师能科学地进行引导,学生便能将复杂广博的语文知识学得简单轻松,那么语文课堂便有效果了,新课程标准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陈定生,教师,现居湖北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