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

作者:蒋 伟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动,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灵性,真正做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求知欲强,但进取不得法,是当代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为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尤为重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不会学习、不能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人,将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好的方法要学习借鉴。为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我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外搜集中外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采取出一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手抄报,召开“学习为了谁”的辩论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改变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诱导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在交流会上,主要让班级中不同类型学生现身说法。让“尖子生”介绍学习的“秘诀”,让后来居上者述说提高的“窍门”,让学习下降者畅谈退步的“症结”,让学习忽冷忽热的讲上不去的“障碍”。这样,让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使学生在竞赛中稳步上升,提高成绩,获得成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教固然重要,但学生如何学更重要。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记笔记、做作业,等等,与教师的指导与训练是分不开的。就语文学科而言,指导预习要有布置,最好给个提纲或提示,让学生读书、查资料、记笔记,上课时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然后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讲精讲细,对已懂的地方,要启发加深,予以巩固,达到熟练掌握。指导听课要得法,即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抓重点内容,抓要领,要有联想,要善于发现问题。在作业指导上,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用背默方式做作业,作业程式要合乎规范,书写要工整,做后要检查,教师批阅过的作业一定要订正,这样做等于对学习查漏补缺,是非常有益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复习对加深理解所起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分类指导,对课后小复习可用背默方法,加以联系、类比、记忆。对阶段复习要求学生要详细,要有系统,力求对所学知识更清楚、更深刻、更有条理。教师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认真动员、组织、督促、检查,引导学生科学支配时间,按计划进行复习。记笔记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技能,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记笔记时,一定要求学生条理要清楚,字迹要清楚,关键部分要记全,不要随意拆、撕笔记本,并要经常翻阅笔记。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总之,学习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会学习不仅影响到学习的兴趣,还会影响到学习的质量。
  
  二、指导写好学习反思,开启学生学习成功的窗户。
  
  教师今天把知识教给学生,明天他们可以通过考试,教给他们怎样思考和学习,他们就能获得一生的成功。教学生写学习反思也就是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得与失。我认为这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反思的学习,充其量只是一种机械的接受,时间久了,学生就觉得乏味了。反思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与巩固,有利于知识的积累,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善于反思的学生,只满足于学懂为止,根本谈不上什么探究创新,对于善于反思的学生来说,学习是一种乐趣,乐在有成功的体验,在所得中创新。结合作文教学,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学习反思,对自己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梳理、分析,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制定出改进措施。写的形式不拘一格,可描述自己的学习内容再叙述自己的思考所得,也可夹叙夹议,内容与思想结合等,教师要定期评比交流,适时点拨,这样做既达到了了解自我,塑造自我的效果,又实现了交流与分享各自经验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等,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使他们终身受益的。这样做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蒋伟,教师,现居安徽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