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古诗文中的同形异义词辨析

作者:肖木贵




  同形异义词,是指古今汉语中的许多词,现代汉语只继承了它的词形,但词义和读音却有明显的差异,这种词就叫做同形异义词。
  汉语和世界上其它的语言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作为组成汉语的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变化。学习和研究它的变化,对于学好古汉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技校《语文》古诗文中的同形异义词作一些浅析,其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古今同是一个单音词,但词义却不同。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率,今义:带领;古今:全都,一概。句译:六国的相继灭亡,是由于他们都贿赂秦国吗?
  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京口北国亭怀古》)
  路,今义:道路;古义:古代的行政区域名。句译: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江北,还依稀记得扬州路上战火弥漫的情景。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
  但,今义:表转折;古义:只,只要。句译:只愿人们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色而彼此思念。
  
  二、古今同是一个单音词,但词音词义却不同。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读,今义:字的念法,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古义:表示停顿,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顿号或逗号的地方,读“dòu”。句译:教给他书本知识,指导他学习怎样诵读书上文句的人。
  2.君子博爱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参,今义:加入,参加,读“cān”;古义:多次,反复,读“sān”。句译: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反省。
  
  三、古今虽然同是一个双音词,但词义不同。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如:他说了要来的,也许晚一些,不至于不来吧?再如:这两年来,村里新盖的瓦房就有几百间,至于群众添置的衣物等日用品,就不可胜数了。)古义:达到,意译作“归于”。句译:(这样看来)六国诸侯归于灭亡,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2.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墨池记》)
  教授,今义:①对学生讲解说明教材的内容;②高等学校中职别最高的教师;古义:官名,古代官学中的主管教育的官。句译:王盛教授是恐怕它不显著,不为人所知。
  3.我自在门前理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理会,今义:理解,领会,了解;古义:照料。句译:我在门前照料。
  4.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同上)
  好似,今义:好像:古义:胜过,比……好。句译:这件差事比守天王堂好。
  
  四、古代为两个单音词,现代是一个双音词,其词义更是不同。
  
  1.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其实,今义:实际上;古义:其,它的;实,真实的情况。句译:自己认为找到了它的真实情况。
  2.思厥先祖父。(《六国论》)
  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祖,祖辈;父,父辈。句译:想想诸侯们的前辈人。
  3.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同上)
  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义:智,智谋,智慧;力,力量。句译:可以说智谋已尽,力量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
  4.苟以天下之大,而在六国破亡之故事(同上)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古义:故,旧;事,事情,事例。句译:今天如果拿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去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5.石苍黑色,多平方。(《登泰山记》)
  平方,今义:两个相同数的乘积(即指数是2的乘方);古义:平,平面,平形;方,方正,方形。句译:石头的颜色呈苍黑色,平而呈方形的多。
  肖木贵,广东中山高级技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