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语文教师的口语艺术

作者:刘华敏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我们教师“以舌为耕”,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而语文教师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应精心选择、组织富有知识信息和审美价值的课堂语言,也是带有教师本人创造风格的个性化语言。教师只有凭着娴熟的口才,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得心应手。
  教学语言恰如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它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尤其是语文教师,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深深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因而,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应该有更高的水平和更高的要求。这种口才应是融规范性、知识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技巧与能力的高度合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去践行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语规范确切 教学展开必须依赖教师的言传来进行,因而教师必须把话说对,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语文教师必须能讲规范的普通话,不可念错字,不可生造词,不可说病句。教师的用语要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多方面符合语意,合乎规范。要言到意到,明白清晰,准确无误。
  
  二、用语简洁得体 语文教师的口语形式是艺术化的应用性的口语体,需要通俗明白、晓畅上口、要言不烦、言简意赅。一语既出,应该有它明确的表达作用与表达目的。絮叨不止的最大危害是不能够给学生整块的安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付诸东流。因而要做到出语简练,不啰嗦,不含混,不晦涩,避免花哨、繁杂与卖弄。
  
  三、用语智慧启发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得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是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所在,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给予学生思维的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用语精彩灵动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语言的禀赋,语言的简明、生动、优雅与和悦,能够表现教师的风范。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表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酿造很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以熏陶感染。教师标准纯正的语音、如沐春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张弛有度的节奏会给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用语形象与幽默 形象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智慧与能力的体现,是创造的艺术,它服从于教学的需要,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解除心理和情绪上的压力。课堂上教师可以讲笑话、趣事,多用机敏的妙语、警句,加上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超乎想象的夸张,旧语换新义等,这些都可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话也可以套用为: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由此看来语文课堂里教师的语言尤为重要,它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作为母语传承者的语文教师要当仁不让,身体力行,透过自己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对文本以及对自身的情感体验,并让学生懂得语文学习是熏陶、是濡染。从而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永恒魅力。
  刘华敏,教师,现居湖北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