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古汉语中的“同”与“通”辨析

作者:郝劲昊




  在中学语文教学、考试中,“通假字”这一古汉语现象,或多或少,会占一定比例。然而在课下注释中对“通假字”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同”,一说,“通”,但并没有将“同”与“通”的区别做详细的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问了几位资深的语文教师,他们所解释的也只是一见之词。通过翻阅古汉语的有关资料,得出一些拙见,以供参考。请先看下面这组句子:
  1.鼓瑟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莫春者,春服既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5.秦有余力制其弊。——《过秦论》
  6.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7.一尊还酹江月。——《水调歌头》
  8.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中学语文课本对这些句子中出现的解释是这样的:
  第一组:1、2、4、7句中“希”同“稀”(稀疏)、“莫”同“暮”(晚)、“从”同“纵”(“合纵”,一种策略)、“尊”同“樽”(酒器)
  第二组:3、5、6、8句中“无”通“毋”(不要)、“弊”通“敝”(困顿)、“支”通“肢”(肢体)、“识”通“志”(做标记)
  分析一:比校第一组这些同假字(我们暂且这样称呼)中,前后两个字的形体和解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它们的形体虽然有差别,可是,它们有一个相同的注释。例如:在“稀疏”这个义项上,“希”是“稀疏”的意思,“稀”也是“稀疏”的意思。
  (二)尽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义项。但这只限于古汉语中,在现代汉语中,在表示“稀疏”这个义项时,只能用“稀”而不用“希”了。
  翻阅大量的古汉语书籍,比较“同假字”前后两个字的特点,发现在古汉语中的“古今字”和它是一致的。
   “古今字”:同一个义项,随着汉字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出现较早的那个字叫“古字”,出现较晚的叫“今字”。
  现代汉语中,“今字”表示原来的义项,而“古字”不再保留原来的义项。例如:在现代汉语中,7中的“樽”的意思是“酒器”,而“尊”不再保留“酒器”这个义项,“一尊”中的“尊”只表示一个量词。
  分析二:第二组中的字是“标准”意义上的“通假字”。我们要进一步去区分“同”与“通”,就要去了解什么是“通假字”。
  “某些词原来已专门为其造过字,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书写者由于忘记、写错等种种原因,而没有使用本字,而找另一个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两个字就形成‘通假字’。”
  由此可以看出:
  (一)通假字中的两个字,在意义上,除了在某个特定的句子中相同之外(因为写错),其它没有任何联系。
  (二)两个字没有先后之分,只是由于笔误才造成了通假。就像我们现在写的“错别字”(音同而字不同)。
  如8句中,“志”是这句话中的本字,是“标记”的意思。而“识”的意思是“认识”,是错别字。
  从分析一和分析二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假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实际上是“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而一概归为“通假字”。而对于我们中学语文老师来说,统统称其为“通假字”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方便学生们的记忆,考虑到学生们的理解程度,减少难度。但我想作为研究者,有必要弄清这个问题。
  郝劲昊,教师,现居河南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