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解读周恩来手植梅

作者:吴光辉




  一
  
  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故居前,各有一株怒放了百年之久的腊梅,是童年周恩来在失去母爱之后种下的,是他童年时代孤立无援的一种象征,也是他童年时代孤独清苦的一种表达。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母爱恐怕是他整个人生的最大牵挂。而周恩来在他的故乡江苏淮安,童年时代便失去了母爱。故里旧居成了他回味一生的伤心地。这恐怕是他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的原因之一,正如邓小平少小离家终身未还一样。
  周恩来曾经这样楚楚地回忆过自己孤独的童年:“我的婶母当我还是一个婴儿时,就已成为我真正的母亲,直到我十岁时我甚至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她。然而,十岁时,她和我的生母都去世了。”他在这里说的就是在他刚刚出生时,家里为了给病重的十一叔“冲喜治病”,就把他过继给了十一叔,并为他起了“大鸾”的乳名。这样一来,大鸾就有了三位母亲,一是生母万氏,二是嗣母陈氏、三是乳母蒋氏。然而,“冲喜”的结果并没有“治”好嗣父的重病,十一叔很快就病故了,他的生父为了生计早就离开了家乡一去未回,家里也就剩下了他的三位母亲。这三位母亲以她们的不同方式给予大鸾以春晖般的母爱。然而,就在大鸾十岁那年,他的生母和嗣母先后病逝,紧接着因为贫穷又不得不辞退了乳母。这样他在一年之中一下子失去了三位母亲。试想一个不到十周岁的孩子,原本呵护有加的母爱突然接二连三地失去、一下子变得孤苦伶仃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悲惨呀?更何况他还有两个更小的弟弟?
  英国传记作家迪克·威尔逊在《周恩来传》中这样写道:“正像他甚至在一岁时就‘失去’了两位父亲一样,周恩来在十岁又失去了两位母亲。他的继母很快追随他的生母也走入了坟墓。”
  这也就出现了1907年的那个秋天,不到十岁的大鸾带着只有八岁的二弟和只有六岁的三弟披麻戴孝,用一只小木船把他的嗣母的棂柩运去安葬的情景。或许这个悲剧场景就一辈子永远地烙印在了周恩来的脑海里了。
  那个深秋的傍晚,天上飘着孤苦的细雨,凄凉的斜风随着落叶四处飘零,那条默默的大运河流淌过一只载着棺木的小舟,缓缓而来,又缓缓而去,渐行渐小。三个幼小的孤儿给他们的亡母招魂的白幡在风中瑟瑟飘动。黄色的纸钱在船尾次第洒落,坠入水面之后无言而列,漂泊成一条孤儿与亡母之间最后的牵挂。一只孤独的唢呐在凄楚地诉说着他们童年的不幸,悠扬宛转、如泣如诉,声音由大而小,由高而低,渐渐地消失在远处的水面。大鸾带着两个弟弟长跪在船头,满脸都是没娘孩子的凄苦。
  就这样他永远地诀别了自己的母爱。
  
  二
  
  自从生母和嗣母去世之后一直到离开家乡的这两年多时间,是大鸾带着两个弟弟度日如年的最为艰难的一段日子。他只能依靠典当家产生活,后来他不得不把母亲的嫁妆都给卖了。他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光之后,又无可奈何地把自家的祖屋给典当出去了。
  他已经多日没有支付乳母的工钱,觉得再让乳母留在家里,实在是对不起她,只得将刚刚典当拿回来的三块洋钱,双手捧到乳母的面前:“蒋妈妈,您把我从小拉扯到这么大,照管了我将近十年,我从心里舍不得您走,可如今实在没法支付您的工钱了。”乳母一把拉过大鸾,把他搂在自己的怀里深情地说:“大鸾呀,你才十岁呀,本来你还应该让妈妈照料呢,现在你还要去照看别人,要是你妈在世多好呀!”说着说着她的眼眶就发了红,流下了两行眼泪。大鸾也流着泪水说:“蒋妈妈,我也没有办法,只有学着去做了。”就这样大鸾万般无奈地送走了乳母。
  乳母走了,虽然家里少了一个人吃饭,可日子还是没法过下去。他的生父在外多年,常常音讯全无。没有生活来源时,大鸾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当铺跑。而这时那些原本在恩来的祖父和外祖父当官时,和他家多有来往的亲戚朋友,一个个地都远远地躲着他,使他饱尝了世态的炎凉。
  1909年的除夕,天上飘着大雪,家里已经几天没米下锅了,两个弟弟饿得直哭。他万般无奈,只得背着三弟,搀着二弟,踩着积雪,一步一步地走出驸马巷,去城西的陈师爷家想借些米回来好过年。这时寒冬腊月,二弟还穿着一双单鞋,两只小脚早已被冻肿了。三弟的棉鞋还是嗣母临终前带病给他一针一线做的,这时已经嫌小了,只得沓拉在小脚上,一步一瘸地往陈家走去。
  那陈师爷原来受到周恩来祖父的提携,在县衙当了师爷。可当大鸾带着两个弟弟走到陈家门口时,陈家大门紧闭,敲了好半天的门也没能敲开。最后陈家居然放出一条恶犬,吓得两个小弟弟哭喊起来。大鸾背着三弟搀着二弟拼命地逃跑。他们小哥仨就这样一路流着眼泪一路喊着妈妈往回走。然而,不管他们怎样哭喊,妈妈再也不能答应他们了。不到七岁的二弟哭喊着要妈妈直奔汶渠而去,一把抱住汶渠边的那棵枯柳,不管大鸾怎样拉他也不肯回去。
  汶渠边是他们的母亲在世时常常带来玩耍的地方。对此,1958年夏天,年已六旬的周恩来又一次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小时候,我和两个弟弟常常在汶渠里打水仗,母亲们怕出事,就把小船都锁起来,我们就悄悄地把锁给撬掉,划船远游,吓得母亲们敲起大锣,满街满巷吆喝寻找。”可见母亲们生前在汶渠边给他们兄弟仨留下了多少童趣、多少欢乐。
  然而,几个月之前,这种欢乐和童趣随着妈妈的棺材沿着这条小河被永远地载走了。童年恩来和两个弟弟一起泪眼婆娑地凝望着小河的尽头。他们齐声哭喊起来:“妈妈你在哪里……妈妈你在哪里……”
  据周恩来后来在1918年7月26日的日记里所写:“我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没了母亲,我十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的柴米油盐,外出借债,受人白眼。”可见童年恩来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去亲戚家借钱时所受到的冷遇,所饱受的无情,给他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
  当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拉着两个更小的孩子去别人家的门上借债,不但没能借到反而被恶狗狂咬时的那种情景,可想而知是何等的凄凉?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更加怀念他的母亲了。他常常到了夜深人静两个弟弟睡熟时,跑到院子里的腊梅树下,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泪:“妈妈,妈妈,你怎么忍心丢下我们三个小孩,就这么走了?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周恩来童年时代正需要母爱而又突然母爱全失的痛苦,是一般人无法经受得起的,所以他对母亲的怀念也就更加刻骨铭心。正如他在抗战胜利之后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地想着亲恩未报!”
  
  三
  
  周恩来做了共和国总理之后,有一次遇到淮安同乡谢冰岩,便又问起淮安故居里的梅树,谢冰岩用了一首诗来回答了他的提问:“铁骨凌霜健,年年花劲发……”周恩来国事那么繁忙也没有忘记在家乡自己亲手栽种的梅树,就因为那两株腊梅是在他一连失去两位慈母之后种下的怀念树。
  他在童年读书处种下了第一株腊梅,那还是1904年生母万氏在生活困难无法支撑的情况下,和嗣母陈氏一起带着孩子们回了她的娘家,先是寄居在周恩来的外祖父家,后来搬出去租房定居下来。这就是周恩来的童年故居,也就是现在的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就在1907年的秋天,他的生母万氏在这里病逝了,半个月过后,他的嗣母陈氏也在这里病逝了。大鸾只得把生母的棺木暂厝于离家不远的海神庙,然后护送嗣母的棂柩去与嗣父合葬。在临行之前,万分悲痛的大鸾在自己的书房窗下亲手种下了这株腊梅。我们完全可以推想,他带着两个小弟弟,是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挖塘、培土、浇水的。在回到自己的祖屋,埋葬了嗣母之后,他领着两个小弟弟在自己的书房边又种下了第二株腊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