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课外阅读与贫困农村小学生调查

作者:王衡霞 赵荣生




  课外阅读,是相对课堂阅读而言的,是指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是以了解意义为中心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二十一世纪是影像、网络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如何?这也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采用调查研究法,对湖南省永州市“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层抽样,抽取了6所农村学校436名学生、170名学生家长、100名教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一、现实状况
  
  (一)时间和数量。农村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长度为:“少于半个小时”的占22.0%,“半个小时到一小时”的占33.5 %,“多于一个小时”为13.8%,“不确定”的有30.7%。86.0%的教师、64.7%的家长认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或“很少”。
  (二)内容。据教师观察,按课外书内容归类,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排序为:教辅、文学、图画、科普。学生实际阅读情况和教师认为应该阅读的情形不一致。
  文学类课外书籍是孩子们除了教辅书之外读得相对较多的。教师报告,在有限的文学课外阅读中,孩子们读得较多的是童话和小说、儿童故事。教师的观察结果和学生自己表达的阅读兴趣基本一致。
  (三)效果。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达到60.0%以上;不知道有《哈利·波特》这本儿童读物的学生为64.2%,知道《哈利·波特》但没有看的学生占22.5%;知道《魔戒》、《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学生分别为:12.8%,12.4%,4.6%,3.2%。
  不知道任何儿童文学作家的学生占45.9%;知道安徒生的占36.7%;知道“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学生有5.0%;知道杨鹏、J.K.罗琳、秦文君、鲍姆、周锐等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5.0%、2.8%、2.3%、0.9%、0.5%。
  从永州市贫困农村小学生喜欢的、并且阅读得相对较多的文学类课外书阅读情况可以看出,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很少阅读“经典”,课外阅读的深度不够。但是,已有的文学阅读让不少农村孩子喜欢上语文课:最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占43.6%(数学29.8%,体育16.5%,美术6.9%,其它3.2%),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占56.4%,35.3%的学生反映文学阅读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查
  
  (一)态度。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61.9%的学生很喜欢课外阅读,有34.9%的学生较喜欢课外阅读,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3.2%。我们还了解到,有88.6%的农村小学生表示,他们课外阅读兴趣是文学类(童话、小说、儿童故事、散文、诗歌等)书籍。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学生态度是积极的影响因素。
  所有被调查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课外阅读是重要的,相对而言,教师的态度更为明朗,有82.0%的教师报告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很重要。但是,据学生反映,大约只有68.4%的教师同意他们看课外书,9.6%的教师反对,还有22%的教师态度是模棱两可。教师们解释,虽然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自制能力差,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另外,他们还担心一些课外书少儿不宜,看了人会变坏。在对家长进行访谈时,部分家长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虽然认为课外阅读重要,但在是否支持孩子们课外阅读时,他们有很多顾虑。
  (二)阅读条件。1.学校图书室。据调查,本次抽样的农村小学都有图书室。然而只有70.2%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图书室,还有29.8%的学生不知道学校有图书室。大约有58.3%的学生认为图书室不是为他们而配置的。很多城市学校的教室里布置了图书角,在永州市贫困农村小学,孩子们不理解图书角是什么意思,据笔者观察,样本学校的教室里都没有图书角。2.购书订报。有25.9%的家长,20%的教师回答,家庭和学校没有给孩子购书订报(访谈中,约有10.0%的孩子不知道杂志是什么东西)。回答较多的家长约有15.3%,教师则仅为6%。根据家长们的回答,有74.1%的家长回答给孩子订购过课外书籍。但是,他们主要选择给孩子们购买教学辅导书。3.零花钱。据农村小学生自己回答,他们手上的零花钱非常有限,91.7%的学生每月零花钱低于20元,这也许还不够买一本课外书的钱。不过,78.4%的孩子在接受调查时回答:当他们的零花钱够书款时,就会用来买课外书看。不过,51.4%的学生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类书籍,33.0%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外书。从学生们拥有课外书的情况来看,他们攒足零花钱买课外书的机会不多。
  从上述的调查情况看,贫困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数量较少、对“经典”作品阅读很少,阅读条件不理想是制约因素。
  (三)课外阅读指导。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只有38.5%的教师经常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指导,低于家长的51.8%。但是,68.2%的家长表示,自己只是了解一下孩子在看什么书而已。有20.6%的家长很无奈,因为“自己不懂,不要去打搅他”、“没时间”等不得不放弃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监督。由此可见,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是很好,教师、家长给予的指导不够是制约因素。
  
  三、结论
  
  (一)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少、内容平庸。课外阅读具有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功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吕叔湘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教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对于贫困农村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格外显得举足轻重。然而从调查的结果看,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有限,且内容平庸,缺乏“经典”的引导。
  (二)课外获取信息的支持系统不够理想。尽管绝大部分教师、家长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很重要,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坚持“儿童本位”原则。从大部分教师和家长实际行为看,他们倾向于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考生”。贫困农村小学生课外获取信息的“硬件”配备——农村小学图书室的建设等——从无到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总的来说,学校、家庭、社会为贫困农村小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环境支持不好:图书室很少开放,家长无力为孩子订购很多的书报等。再者,贫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引导。孩子们正处在6、7岁至12、13岁之间,他们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的发展水平不高,情感体验相对肤浅简单,自我意识常常听从成人规范指令。因此,在获取各种信息时,如果成人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可能会受益更多。
  
  四、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课内课外都要重视,学校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考生。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仅重视课堂教育教学,而且非常注意指导学生课外获取有益、健康的信息。课内、课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既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也是彼此交融的整体。课内教育教学的弱点通过课外引导可以弥补。课外和课内都要重视。在贫困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和教师以“对学习成绩有没有帮助”来衡量孩子们课外阅读的价值。他们把学校视为培养“考生”的场所。分析其原因,对学校教育的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校具有选拔功能,但是它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人的发展。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场所,通过对个体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个体身心发展。
  (二)创设有利的课外阅读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课外阅读,有着强烈的阅读兴趣,然而阅读条件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数量和质量。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设有利的阅读条件。贫困农村地区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室是改善学生阅读条件最现实的办法。主管部门应该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贫困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家长和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支持孩子们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还要在行动上为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做出努力。学校要引导学生阅读有情趣的经典书籍: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教师是智慧的、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调动孩子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内容。最后,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课外阅读。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指导,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上三个方面的指导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关怀者”、“促进者”、“研究者”,对教师的知识面、责任心、积极性、感受能力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同时,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付出热情的繁琐任务,有关部门必须另外有配套措施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激励。
  总之,帮助贫困农村小学生创设良好课外阅读条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送给他们一生的礼物。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5C744研究成果之一)
  王衡霞、赵荣生,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