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语文教学中要挖掘出美的特质

作者:吴成亮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达成人文教育的主要桥梁。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文学的美往往令人陶醉,欣赏文学的美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魅力所在。因此,在当前的文学教育中,探讨什么是文学的美,它有什么特质,怎么去挖掘作品的美,并怎么引导学生去品味,真正达到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流连忘返,在学习活动中实现心灵的触动,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目标,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以上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流动如斯 美为何物
  
  文学的美是指蕴涵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美,其来源于生活,但它是一个完全不等同于生活的另外一种真实,可以说是一种人类内在自然的本质真实,作者对于美的创造,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后,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对社会、自然、人生的审美感受记录下来。它包括语言艺术的美、思想价值的美、人物形象的美、社会人文的美,等等。这些美一方面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变换生成;一方面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作家的作品在经历了读者的阅读后,读者对其进行了审美再创造。具体点说是指读者走进了作家建构的审美世界后,并没有完成审美接受,只有入乎其内,进行再度体认;出乎其外,进行再度建构,这种文学的美在阅读阐释中才具有了审美意义。因此,在文学教育中,文学的美不是凝固或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流动的生命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它在作品中,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形态,教师通过备课,有了自己的解读,然后学生在预习中也获得了自己的体验,到了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再度解读,实现精神的相遇,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最后由学生实现自我的再度创造和体验,从而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因此,在文学教育中,只有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建构了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的美才产生了价值意义,这样的文学教育也才具有了意义。
  
  二、为考而教 美何言哉
  
  笔者发现,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文学教育出现了很多不太正常的取向,比如很多老师把散文和小说阅读课上成了做阅读题的练习课,在诗歌欣赏课堂就一味地教给学生解答诗歌欣赏题的技巧,在戏剧课就抓出几句台词来理解其含义。特别是在古文的阅读上,许多教师把一篇篇声情并茂的古文上成了文言字词练习强化课,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考试就是这样考啊,考试中就是考实词虚词翻译,至于那一道文意理解题,如果把文章读懂了,不就如探囊取物了吗。可见,现在的许多语文课堂,单是为了考试的功利取向,就反复的把所谓的语文知识技能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不但本身的面目可憎,而且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这样,本应是诗意盎然的语文教学活动,自然就遭受了学生的冷遇。学生在语文课堂不能感受到语文的美丽,更谈不上品味到文学艺术的美。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文学语言的美失去了感觉,至于对母语热爱之情的加强,艺术的想象创造力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成为了天方夜谭。并且,这样的教师教学成绩斐然,一好遮百丑,谁又能妄加评论其教学的不当呢?诸如此类,有人说都是应试惹的祸。但我觉得,虽然,应试教育的取向是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把隐性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用显性的试题来考察,自然是一个悖论,因此在还没有一个更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来代替考试的环境下,我们对待考试不可能求全责备,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只服从于应试的功利取向,不能只为考而教,除了把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应付考试之外,在当前这种文学教育环境下,应大力倡导文学教育,还应该有所精神追求,应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的美,培养学生文学的趣味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想象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众里寻他 美从何来
  
  首先,文学的美不能从预先设定的观念出发,而应从文学作品中出发,从语言文字本身去寻找,语言是心灵的直接显示,语言本身应是寻找美的逻辑起点。而语言文字的美,第一层次在于其语音的节奏和韵律的流动,我们在朗读优美语言文字时,那种美的享受油然而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喜爱朗读,用激情之火点燃学生朗读兴趣的火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很重视诵读,可以说是深谙语文教学规律的。而今人,朗朗的读书声似乎越来越少,有的公开课为了体现有朗读,也是匆忙忙走一下过场,在朗读这个环节上,很多老师舍不得花时间。当然有些文章本身不适宜朗读又另当别论。事实上,我们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受语言的美,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接触语言材料,并且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加强学生的语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自然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感图式。这是语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代替不了的。
  第二个层次,在文学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情味,语言的妙处不但体现在语音的悦耳动听,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情感的动人心灵。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用了很多叠词,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的美感,同时我们又可以品味到叠词背后蕴涵的那种情感的流动,特别是“田田”、“亭亭”、“脉脉”“静静”“薄薄”等体现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让人感觉到作家获得片刻自由的淡淡的喜悦情怀。又如对李清照《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句中的“淡”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酒是淡的呢?是不是李清照没有钱?买不到浓酒,还是另有其意?这样就能引发思考淡背后的情味,经过探讨,学生就会明白,酒淡是因为愁浓,因为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国恨家愁如此之重,酒再浓也是淡的啊!通过这样的体会品味,学生对于李清照的愁之浓、忧之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其次,文学教育要注意发掘作品语言文字所构成的意象美。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诗时,我就抓住“风急天高鸟飞回”中“鸟”这个意象导入课文,设置了一个问题:诗中的飞鸟应该是一种有着什么感情的鸟?在学生动脑思考之前,我又联系到第二册学过的毛泽东写的“鹰击长空”,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鸟,是诗人什么情感的体现,学生很快就回答这是一只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鸟,也正是青年毛泽东意气奋发情感的体现。趁热打铁,我立即又向学生介绍一首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让学生分析诗中写的是什么鸟,学生读一读,就有学生回答,这是一只悠闲自在的鸟,这是王维归隐田园的闲适情怀的体现。有了这样的铺垫,我恰时的把学生引入到我们学的诗歌中来,让学生结合诗歌理解诗中“鸟”这个意象。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了飞鸟原来是一只痛苦和孤独的鸟,它的处境萧瑟凄凉,诗言志,原来,这只鸟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像鸟一样盘旋徘徊,有家不能归,国运之艰,身世之痛都孕育在其中了。
  最后,文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美的品味中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审美是无功利的活动,一种无目的地合乎目的。在文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体悟人生的终极价值与意义。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对学生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很难,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追求到,也不必每一节课都去追求,毕竟这种人生的大彻大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比如在进行电影文学《活着》欣赏课后,很多学生对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在作文中写道,“活着就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活着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惠”。“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只要自己身体里还有一个灵魂,生活就应当继续下去,无论何种困境、灾难都不应当打倒自己的生活。”“父母活着,是给孩子最大的支柱;孩子活着,是给父母最大的幸福;朋友活着,是给自己最大的鼓励;爱人活着,是给对方最大的支持。可见,我们活着,不仅对于自己,对于亲人、朋友是多么的重要。面对这些,我们又怎么忍心不让自己活着,并且活得更好呢?”这些话,虽然不能充分说明学生已经提高了精神境界,但是,言为心声,只要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日积月累,这些认识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就会成为精神的底子,提高人生的境界才有极大的可能性。
  吴成亮,教师,现居广东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