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教学中的布白与意境营造

作者:马绪春 靳 柯




  “布白”原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不是空而无物,而是虚中求实,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教学也应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注重布白艺术。在知识新授、情感体验和知识迁移等教学过程中留出余地,让学生利用想象或思考填补一个个空白,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激发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新授课巧妙布白,激发学生思考,启发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实践证明,思考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掌握知识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应该将所有的知识和盘托出,把思维的内容全部表现在语言上。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分清主次,把握好知识的关键处和难点,该讲则讲,该空则空,恰当地进行布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所以教学布白,不是回避关键,知难而退,而是尊重教学规律,突破难点、强化重点的重要手段。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学生对“四周黑漆漆的,还不容易把鼻子碰扁么?”不大理解,此时的教师不应该直白的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文章并联系当时社会实际去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情感体验“布白”,加深学生感受,促进情感共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情不自禁中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布白”,就是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到自我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的目的。所以,在学生朗读完一首诗,学过一篇散文,看过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后,教师不必急于讲解,而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去感悟,内化为自我体验,达到教与学同频共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台湾作家琦君的《春酒》时,教师没有一味的讲解,而是设置音乐背景,创设出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配乐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掀起了情感变化的第一浪。当学生读到课文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时,他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深深融入到了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中,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于“八宝酒”的深深怀念,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文本。
  
  三、知识迁移“布白”,促知识升华,点燃探索热情。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或许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外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调动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就像许多电影在结尾中经常运用的朦胧手法。如在教学《跳水》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做以下布白:救船长的儿子的方法肯定不止一种,你觉得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呢?又如在教《最后一课》时,教师提问:“小弗郎士在放学以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和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布白艺术的使用必须巧妙,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要在时间、语言或内容上,体现多样性,避免单调,否则会弄巧成拙,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马绪春,靳柯,教师,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