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文学教育中的人文性

作者:李传敏 何成军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心智、思维、情感和世界观、人生观等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文学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语文课程,掌握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一、储知蓄理,开发语言潜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的文学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多读文学作品,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而且,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二、怡情养性,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好的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或侧重故事,或侧重知识,或侧重趣味,或诉诸情感,都能陶冶性情。如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情真挚的散文名篇。在讲析时,教师针对文章特点,把重点放在感情的凝聚部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通过动情的朗诵,入情的分析,引发学生想起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师生都沉浸在情感氛围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从而懂得去感受生活,感受真情,这其实就是在感受生活中的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感知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刘勰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造的空间,“待学生情感已足,思维已活,再适时给以导引性的点拨。这样,采用放飞而不放纵、收拢而不钳制的做法”,肯定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文学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也曾说:“文学教育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文学的理解力、鉴赏力以及联想力与想象力,更可以启迪思维,非常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触摸人生,完善健全人格。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提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正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在阅读中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使他们能“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完善健全人格”。
  
  五、落实积累,提升文学素养。
  
  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在课外能进行广泛地阅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首先,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其次,给予学生适当的“强制”。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实践。”再次,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有计划地循序渐进。要求提出后,坚定不移地执行,不允许有一次违反。同时,以正面引导为主,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以良性刺激,达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李传敏,何成军,教师,现居湖北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