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语文老师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作者:张成林




  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自豪。然而,国人越来越热心于一种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英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疯狂地学习英语,花在外语上的功夫远远多于母语的学习时间。蓦然之间,汉语似乎已经不再重要,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学在渐渐的淡忘,漫漫的消失,长此以往,除了唐诗宋词之外,人们还能知道什么。他们是否还记得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人,是否还了解不朽的作品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是否还能与具体生动的作品进行生命的对话?尤其是在标准化考试的指引下,母语教育变成了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多少文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形成这种局面,可探讨的原因太多太多。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现实,认真思考,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捍卫母语教育的纯净的天空。
  
  做文化的传承者
  
  文学是孕育在文化之中的,脱离文化谈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就变成了无水之源、无根之木。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语文学习毕竟是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对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它要求语文教师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如何使语文学习变得活泼而不是僵化和刻板,站在文化文学的角度是理想的选择。小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什么”的问题,从自然科学角度说“化成水”,绝对正确;从文学的角度说“化成春天”则更显丰富、新颖和富有诗意。试想想,在文化殿堂里,我们激活了多少沉睡的文学细胞啊!
  无可否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凝结着文化的结晶,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带着智慧和美感语文才能进入人们的心灵。如沈从文《边城》中的爷爷,他勤劳,善良,纯朴。外孙女翠翠是他生命的重要部分,寄托着他所有的亲情。小说着重刻画了老人对外孙女的爱。他企盼翠翠享受爱情的幸福,能有一个美丽的归宿,老人身上极为自然地融合着淳厚,慈爱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对于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立足文化的平台,一个个人物就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可以从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启发。
  有时一个典故看来通俗易懂,稀淡平常,但涉及到的某个人物的背后会有令人深思乃至令人震撼的人文故事。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怎么得名的呢?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巷旁原住张、吴两家,张家之子在朝中做官,吴家越地而用,张家驰书京城,张家之子在回信中批诗一首:“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后照办,让他三尺,吴家亦感张诗有理,深感惭愧,也让他三尺,形成了今日六尺巷。根据传说或根据史料记载,可以领悟到人的思想、道德、愿望、追求、人的行为、语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在人文范畴之内,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那种脱离了文化的轨道,一味牵强附会的主题归纳可以休矣。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文学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尽管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一堂课,学生不可能一直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调动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就成了重中之重。
  首先,以文学的视角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被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必然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前提是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形成,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不仅是尚未知晓的事物,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身获得知识。汉语的悠久历史和诉诸直觉的灵性让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寻求文学的因素,从文学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杜牧的《阿房宫赋》历来广为传诵,那么唐朝时期的他为什么要写秦代的故事呢?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却蕴意深刻,提出这个问题后,必然引起学生的思考。原来杜牧生活的时期,唐敬宗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他是借古讽贬。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品味字词的恰当运用时,丰富了文学修养。
  其次,在教学中进行人文传统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材中的作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录的是作家们对生命与生活的体验,解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在于沟通人心的距离。在学习范文时,学会了宽容、爱心、诚信等等。当作品在读者的心理不断的填充共鸣,文学的力量也就充分地表达出来,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是必然的。我们应结合教学实践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弘扬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不遗余力地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多样化阅读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基于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把它作为一种智力技能,一种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况且只要是佳文美作,其中包蕴的文化含量,人文精神必然可圈可点,教师的讲解再多也是有限的,在熏陶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使学生主动的获得人文知识,不断生成。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人名、地名、水、酒都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要让学生的眼睛明亮起来,发现文字背后的宝藏,离不开在熏陶中阅读,在阅读中熏陶,二者的紧密结合,才会使该词充满隽永、深刻的内涵,整节课才会有激情,充满睿智。
  挖掘语言的深义,体味文章的精髓,形成对心灵的冲击力,非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应包含三个基本层次:
  
  一、以认读为起点的理解性阅读(解读)
  理解是阅读的核心。不理解读物的意义,就不可能从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交流信息,无法通过阅读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更谈不上学习语文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理解性阅读以认读为起点,用眼睛辨识文字,了解文字所表达的语言意义。既要微观理解,更要宏观理解。包涵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
  
  二、以借鉴为目的的欣赏性阅读(赏读)
  欣赏性阅读的潜在功能是提高中学生阅读的品味。课文经过精心筛选,多为名家名篇,时文也大都文质兼备,无形中为他们选择读物树立了一个高标。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有着不可穷尽的阐释性,读者可以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对文学中的空白处加以再创造。经过阅读学生可以树立这样的思想:作品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学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与理解的过程,更是一种感受与体验的过程。
  
  三、以质疑为核心的研究性阅读(研读)
  中学生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
  研究性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欣赏水平高于学生。要想让学生的理解欣赏水平提高到教师的高度,传统的做法是讲解分析,即教师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盘托出,奉送给学生。实际上这样做费力不讨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探寻、研究、思考。
  研究性阅读的核心是质疑,即提出疑问。而这恰恰是文学多义性的需要,从而不再限制学生的文学感受力,不再限制学生的多元理解力,不再限制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回归到了文学教育的正轨。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悟和诱导,开掘他们的思维潜力,并创设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和舞台,学生心灵的种子一定会在文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张成林,教师,现居河南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