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苏轼《晁错论》品析

作者:蒋红梅




  苏轼在其人物史论中写了大量的翻案文章,立意新颖深刻,高远幽邃。治国之策,行事之则;爱民之心,嫉恶之恨;他人之思,自我之省,都别出新见,发人之所未见,启人之所未思。宋人范温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潜溪诗眼》)
  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政治家。景帝时为御史大夫,曾提出“削藩”建议,后被汉景帝所杀。“晁错之死,人多叹息”,苏轼却翻空出奇,以独特的视角,一家之言,阐述了晁错受祸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应“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功”的主张。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显示出东坡超人的韬略、巨大的气魄、非凡的睿智。
  第一段以理为主。起句“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明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暗说国泰民安中隐含着的诸侯之患。接着围绕“患”字,从“坐”、“起”两方面分说。“坐观其变”不采取措施,则祸患无可救药;“起而强为之”不等时机行动,则天下不能安定。接着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的行为作正面发挥,用“苟以求名者”的行为作反面衬托,暗评晁错失败原因。苏轼抓住“患”字,虚实相生,未言晁错,句句含“错”,使下文的议论高屋建瓴。
  第二段由理入事。西汉社会,诸侯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晁错继贾谊之后,屡次建议景帝“削藩”,于是出现了“七国之乱”,晁错被杀。后代之人,大多悲叹晁错的尽忠蒙害。但苏轼却别出机杼,一反传统老调,认为晁错获罪是“有以取之也”。在前人未到处立论,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第三段紧扣史实,先从晁错身上引申出欲成大事者应该具备的品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然后宕开一笔,旁征博引,举大禹“凿龙门”、“决江河”之例进行论证,指出“事至而不惧”、“徐为之图”,才能使大事成功,暗责晁错的临危而逃。层层铺垫,曲折入意,机智超人。
  第四段由理收束。苏轼观点由隐而显,由暗而明。首先阐述“削藩”应该“徐为之所”,而不应“骤削之”的道理;列举错“不于此时捐其身”,反而临危而逃,“使他人任其责”的事实,说明晁错难逃“天下之祸”。其次连用两个反问句“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指出晁错即使没有袁盎的谗言也不会幸免于祸!语气肯定,态度明朗,气势逼人。接着假设晁错“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那么,即使有一百个袁盎,也不能使其获祸。文势跌宕,境界深远。
  最后一段,感叹历史,再次指出临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错取祸之原因。一意到底,题旨厚重。
  苏轼散文以新奇、善变著称。本文议论纵横,雄辩滔滔,或理论,或事实,或正面,或反面,或引申。无中生有,死中求活,变幻不羁,曲尽操纵之妙笔,令人拍案叫绝。
  蒋红梅,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