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语文教师课堂提问十忌

作者:李 涛 王均江




  一忌捞针式 即提问要求学生像大海捞针一样回答问题。例如有位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齐读课文后即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诸如“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提问范围太广又无中心,学生回答摸不着边际,且与课文意思大相径庭。
  二忌下海式 提问好像下海捕鱼一样,说是“水越深鱼越大”,结果下水过深,反而没有鱼了。有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找出《桃花源记》的消极思想时忽然提问:“作者的设想违背了哪几条事物发展规律?”学生答不上来,教师自答:“首先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规律……”听课者莫不张口瞠目,这一问题就连教师自己也难说清,何况是十来岁的初中生呢?提问过深,反而把浅显的问题搞模糊了,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三忌揠苗式 提问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记得一位教师导入《胡同文化》提问“我们这个地区有哪些现象可以体现出‘文化’呢”?学生回答“文化馆”“科学文化书籍”“文化长廊(指橱窗)”……答案不少,但与《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却不是一回事。那是因为学生当时并不了解课文中的“文化”是什么意思。学生没有预习,概念不清就回答这样的问题,教师的提问显然太超前了。如果改为先让学生感知“文化”的含义再提问,效果会好一些。
  四忌标榜式 有的教师硬把不相干的答案和问题牵强附会联在一起,标榜个人水平高。如一位教师试图挖掘《石壕吏》的现实意义,提问“从课文末尾表明的老人态度,可以反映她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教师的“标准”答案是:挺身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自我牺牲品质。试问,这些革命英雄的精神品质真是一个欲逃不成的老妪所具有的吗?恐怕连作者也未必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教师标准不当,问答过于牵强,结果适得其反。
  五忌喷雾式 好像舞台“喷雾”一般,硬把问题“喷”得朦朦胧胧迷糊不清。在一次语文媒体教学公开课上,执教者指着屏幕画面问:“请同学们猜猜看,这是谁的坟墓?”(《世间最美的坟墓》)生 :托尔斯泰。师:不对。生:保尔·柯察金。师:也不对。生:华小栓。师:更不对……教师说:这就是一个最伟大又最普通的人的坟墓。教者本意用“坟墓”勾起学生对“世间最美的”“伟大而普通的”联想。但因教师的提问过于朦胧、迷糊,学生猜不透教师的心思,最终也没有回答正确。
  六忌烤鸭式 教师提问,对学生回答步步紧逼,如同烤鸭一样,翻来覆去。例如一位教师教《阿房宫赋》时问学生:“这篇赋暴露了哪些社会现象?”学生答:“统治者居住的豪华。”“只是奢侈吗?”教师继续追问。学生答:“统治者的没落。”“没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再追问。学生再答:“激起人民反抗。”“再想得远一点?”……教师提问步步紧逼,学生回答不完全符合要求,绝不罢休。你这样苛刻,学生被“烤”糊了还敢再发言吗?
  七忌抓贼式 提问好像警察抓小偷一样,搞突然袭击。譬如教师问:“说出《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中心句,某某某。”不但把问题和名字连起来说,而且声调异常,那是因为教师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以此警示。学生被提问袭击,虽然注意力“集中”了,但思维受障碍,更回答不了。
  八忌训牛式 就是教师遇到课堂提问冷场,对学生就像农夫训牛那样训斥起来,例如:“这么浅的问题怎么回答不上来!”“怎么一个回答的也没有?”“脑袋瓜子怎么这么笨,都是吃芋头长的吗?”等。教师不作自我分析,寻找原因,一味埋怨、挖苦、训斥学生,学生被挖苦、训斥后沉默以对,教师继续教学将会十分被动。
  九忌学舌式 指有些教师习惯提问如鹦鹉学舌一般,诸如“好不好?”“对不起?”“能不能?”之类。教师问,学生就一条腔答“好”或“不好”,根本用不着思考。这种方式,偶尔用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尚可,但用多了会造成课堂表面热闹,实质问题被掩盖,更加不利教学。
  十忌激光式 还有的教师提问有偏爱,好像激光照射一样,提问光点老是固定在少数几个人身上,让大部分学生当旁听,这是背离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教学原则的。
  李涛,王均江,教师,现居湖北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