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唐诗宋词中的月光世界

作者:肖守琴




  月是一个被缪斯宠爱的对象,月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对象,唐诗宋词更是借那轮高悬苍穹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着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它们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纵观唐诗宋词中的月光世界,我们发现以下几种主要意象:
  
  一、月是思乡的代名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手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作客他乡,清秋月夜,倍感孤寂,彻夜难眠,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怎能不触动旅思秋怀,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诗中的月亮也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今夜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二、“愁”的意象
  
  根据月在空中的不同形态,月可以分为“残月”、明月”、“淡月”、“缺月”、“皓月”、“素月”,等等。这些月,在古人的笔下,都含悲带愁,诗人借助“斜月”、“秋月”等意象,来抒发心中无限的感伤和凄婉的惆怅,这些意象使多愁善感的一个个古人跃然纸上,古人常以残月来衬托内心的痛楚和忧愁,“残”本身就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而残月这一意象更加重了这份伤感与悲愁,如“文天祥”的《醉江月》:“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曹组的《青玉案》:“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除了残月外,古人也常用明月来写愁思,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词人为了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营造了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与晏殊一脉相承的晏几道在《临江仙》中这样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用对比的手法营造了一种感伤的格调,苏轼的《永遇乐》写得更为凄凉、伤感:“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我们再来看一看其它月光中的忧愁: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
  作者借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惆怅哀愁写得淋漓尽致。我们再来看另一首: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三、物是人非的感慨
  
  古人看到明月经常会想到月还是以前的月,人却不是以前的人,于是感慨丛生,来看李白的《把酒问月》一诗: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王夫之《唐诗评选》称此诗:“于古今为创调。”的确把酒而问月,问月之所由来,问月之所径行,问月之归程,问月之芳龄,看到浩渺的时空,作者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其有同感的是方干的《与徐渔话别》,“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夜看月人”。月下话别,作者猛然感到,明年今夜明月仍高悬于天,但和他一起“举头望明月”的已不是此时殷殷话别的友人,这种预想中的物是人非又怎能不令作者分外惜别呢?我们再来看一首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围绕着它,颇有物是人非之感。这里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廓,仿佛也感觉到它的凄凉,碰到冰冷的石壁,也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也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古城。一个“还”字,有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它意味着人非之感,它意味着月虽还来,然而有许多东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李白的《苏台览古》中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谓苏台已废,繁华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处在“只今惟有”四个字;刘禹锡的这首诗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随手拈来山、城、水、月等常见意象,进行人月之间的对话,明月是不懂得人间的生死离别,历史变迁的。
  
  四、情爱的象征
  
  在古人的诗词里,月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如孟郊的《古怨别》“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共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代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是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老,都拒绝不了月的见证,才子的多情都呈示在纤尘不染的月光下,在月光下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更为空灵,情爱更为挚热。月光皓照下的天穹是相思的成因,“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光引起的情思萦绕着爱的惆怅和迷惘,也许时间的月光永远都冲不淡爱情,“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是层城(李治《明月夜留别》),月光温抚下的天际,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杜牧更是写情爱的高手,他将月和箫结合起来写:“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真将月色、箫声写绝了,在情人已逝的日子里,只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象,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肠断的铃声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情何以堪”,只好做“长恨绵绵无绝期”的黯然神伤。
  
  五、月的边塞意象
  
  月和边塞之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是征人、思家还是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更深沉更凄怆。早在唐代以前就有“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愁思绵绵,唐诗也不甘落后,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邈深沉,有“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雪如霜”的幽怨,盛唐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完满的意境,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多么悲壮雄浑,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多么浩渺闲雅,又是如此的悲亢幽怨。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撩乱边塞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更是隐藏雄心忧患的大作。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在诗人眼里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对于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于是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们利用这种月光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疆相行相慰的空间美。
  月是物质的,月是空间的,月还是文化的。从月水的浸润和滋美伸展下,诗人与那巨大的边塞风景线不期而遇一拍即合了。诗人期望月光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寻找与月光相抚相慰的纤尘不染的边塞里的真挚的情感。
  月光是诗人们最喜爱最常用的一个意象,也是蕴涵十分丰富的一个意象,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意象,才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月光世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该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品味诗词中月光的不同意象,这对于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肖守琴,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