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古诗词的意境鉴赏

作者:盘秀山




  对于中学诗词教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必须以鉴赏意境为突破口和终极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意境呢?
  
  一、咀嚼字词,品味意境。
  
  诗歌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把握诗歌意象,勾勒出诗歌中描绘的完整形象,从而深刻挖掘组成画面的各意象的丰富意蕴,涵咏品味诗的整体意境,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诗人寄寓的无限神韵。
  比如阅读唐代诗人刘方平的《春怨》:“沙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从诗中出现的“黄昏”“泪痕”“空庭”等意象入手,加以品味,一种凄凉、哀怨的意境就跃然纸上了。其中,“金屋”指极其华美的宫室,用了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由此可以推断,抒情主人公可能是深居宫中的妃嫔宫女;“泪痕”表达出了抒情主人公的流泪之多;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无人见”指的是“无人看见,无人过问”,与结尾的“不开门”遥相呼应,暗示出主人公所处的幽闭的生活环境。
  比如《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们必须抓住其中的“自”“空”二字,认真咀嚼,我们就会发现,此二字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衬托出祠堂主人身后的寂寞,诗人在为草色莺声无人赏玩而悲叹,这是不错的,可作者仅为此悲叹吗?我们如果将其与作者的身世及结尾的“泪满襟”相联系,就会发现,原来诗人也有诸葛之才,凌云之志,只是亦如这草色莺声,无人理会,他原来是借此悲叹自己的怀才不遇,那种大济天下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
  
  二、用多媒体,提取意境。
  
  诗词的语言精练,音调和谐,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在教学中,教师若单单只借助黑板加粉笔,很难把诗词中丰富的情感,和谐的韵味,作者的想象表现出来。而多媒体能够把电、光、声、形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诗词中内在的动和静、虚和实、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质进行转化,有利于多角度的突出事物的特征,降低学生提取意境的难度。
  在诗词中作者往往以虚景来寄托作者的情感。如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想象花满城的景象,学生见过花,见过城,杜诗还可想象;曹诗就未必能想象出来。有的学生未见过大海,更未见过大海吞日月,包孕万象的景象,又如何能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多媒体却可以成功的展示这些画面。即使大海吞日月,包孕万象的景象,也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将其展示无遗。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是以大海自比,表现自己阔大胸怀的主旨。
  诗词中还有很多以动写静的句子。这些句子最能传达诗的神韵,也恰恰是诗词教学的重点难点。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能使这种艺术效果更加完美,也能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领会的问题。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尽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呈现这样的音画:淡淡的月光照着空旷的山谷,这时忽然一只小鸟扑腾腾地飞过,时而传来一两声清脆的叫声后,整个山谷又恢复了沉寂,本来寂静的山谷显得更加幽寂了。如此就可以既快又准地让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与之相似的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也可用同样的手法取得动人的意境。
  
  三、演唱演奏,领悟意境。
  
  我国早期的诗歌是与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后来舞蹈逐渐分离出去,音乐也逐渐独立,但与诗歌仍具有一种难解难分的亲缘关系,诗歌的语言仍呈现出显著的音乐美。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诗词回归到与音乐的亲密关系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更快更好的进入诗词的意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宋代词人姜夔的《扬州慢》、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都已经作为名曲广为传唱,必须承认,这是借助了音乐的力量才能如此深入人心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欣赏这些曲子。
  除了欣赏演唱经典名曲之外,还可以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为自己喜爱的诗词谱曲,演唱、演奏,从而达到对诗词的更深刻、更准确的领悟。
  
  盘秀山,教师,现居广西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