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关于诗歌教学的个性化尝试

作者:韩亚歌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是教学的基础,任何教学活动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是无论如何不能成功的。孔子很早就认识到“好”“乐”在学习中的作用,《论语·雍也》中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这里的“好”“乐”都有兴趣的含义。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学习中可以发挥难以估量的作用。有人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话真是不错,兴趣可以促进学习,使人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乐而忘忧。语文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座高峰,很难逾越。与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相比,诗歌具有思维的跳跃性、语言的凝练性、意象的模糊性等特点,这些决定了诗歌教学的高难度。没有一定的文学积淀,没有学习的欲望兴趣,这座高峰实在难以逾越!更何况我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经过反复的思考,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用美读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就十分重视“吟诵”,叶圣陶先生也主张“美读”,实质上强调的都是朗读。朗读需要眼、脑、口、耳等几种器官同时并用,即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好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强化认知效果,深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培养正确的语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感情、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等多方面的训练,切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在诗歌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朗读,因为诗歌本身就非常注重音韵的和谐,节奏的舒缓。其次,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解读。以《再别康桥》为例,仅朗读就足足占用了一个课时。
  第一遍是在没有介绍背景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读。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一遍中读得流利,不出现任何错误。没有将《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徐志摩的有关情况介绍给他们,是因为我担心那样会束缚他们的思维,影响他们个性化的解读,我希望他们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个性。十分钟后,我请自认为感觉不错的同学作了示范朗读并请其他同学作了点评。总体来说,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第二遍我播放了提前准备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朗读录音。让学生细心聆听,聆听之后要作比较,比比谁读得更好一些,并说明理由。经过这个环节的聆听、讨论、比较,学生的认识比之前深了一层,我也作了一些点评、指导并作了示范朗诵,读完之后,学生给予我热烈的掌声!
  第三遍朗读是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和诗人的一些情感经历、性格特点后进行的。经过五分钟的准备,再朗读时,我发现他们一个个都似徐志摩,读得忘我,读得深情,仿佛自己此时独自漫步康桥边,沉迷于康桥秀丽的景色。我不止一次地领略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情感,我完全被感动了!我原本只想收获一朵浪花,但他们却给予了我整个海洋!之后的分析鉴赏轻松愉悦,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这不禁让我又一次地感叹:朗读真是解读诗歌的灵丹妙药!基于此节课的效果,我还组织了诗歌朗诵比赛,冯超同学朗诵的《满江红》慷慨豪迈,气贯长虹;金长乐同学朗诵的《相信未来》充满激情,高潮迭起;周博扬同学朗诵的《致橡树》一时柔情似水,一时坚韧昂扬,他们的朗诵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也让我感慨万分!
  
  二、用讨论燃起思维碰撞的火花
  
  讨论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切磋和争辩,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锋利。”语文教学中适当地使用这一课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促进思维的高度活跃又利于开发智力。
  讨论课型的成功完成,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讨论时机是否得到;2.选题是否得到;3.当学生讨论时的预期目标与教学目标尚存在距离时,教师能否诱发他们将问题再作深一步思考;4.讨论结束后,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一度仍停留在讨论议题上,这时教师能否循着学生的思路,将讨论作一归纳。
  闻一多的《死水》是内容与形式兼美的佳作,它体现了诗人的“三美”原则,在课上调查时,我却发现竟没有一个人喜欢这首诗,甚至于没有人愿意来读这首诗。这可怎么办?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呢?脑海中灵光一闪,不如让他们研究讨论吧,同时也还用了一个小伎俩,优先举手的小组就有优先选择问题的权利,随即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死水有何特点?作者为何不拯救?
  2.“鲜明”是何意义?青蛙的歌声如何理解?
  3.对这一沟死水该如何处置,死水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整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的?
  问题刚提出来,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选题,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了。讨论过程中,我走进每个小组,进行点拨诱导,学生们主动讨论,积极思考。10分钟后,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质疑提问,就这样,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不但所有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答,同学们的脸上、眼睛里写满了愉悦、幸福。其实有时学生的兴趣不是产生于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而是产生于自己的劳动,自己探索研究后的所得,即成就感。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所在,魏书生、钱梦龙、于漪等全国著名教师都非常注意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学习的喜悦感和幸福感。
  
  三、用主体代替主导激发创造力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有些时候,教师可以放下架子,让学生成为“形式”上的“主导”。我们经常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主体作用发挥的标志又是什么呢?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根本标志就在于学生能否独立地进行观察、思考、运用、评价、反思、调整等。那么教学活动中,老师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研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教师教各门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这一段话准确地论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亦明确地指出了辩证关系的具体实践。偶尔地我们可以相机诱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创造想象,广开他们的领悟探索之源,让他们做回老师又何妨!
  我们也许会担心学生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兴趣,会不会把课堂搞得一团糟等等问题。但经过实践,我发现我们的担心或许是多余的,原本我只想享受一缕春风,但他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经过几首诗歌的学习,学生对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所以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来教《错误》这首诗。原本我想给主讲的同学作一定的指导,但他本人一再表示不需要,并且非常自信地说:“老师,您放心吧,我一定能讲好!”成果展示的时候,我发现他确实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也作了深入的思考,并且还做了精美的幻灯片,其他同学对他能有如此精彩的讲解颇为羡慕,羡慕之余也有一丝不服气,所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刁难他。
  
  附部分问题:
  1.“第一节”为何与其他节字体不同?
  2.“美丽”与“错误”是否矛盾?
  3.全诗结尾为何没有标点符号?
  4.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由于他的准备非常充分,所以基本可以自行解决;不能解决时,他就向其他同学求救,或直接问我。我再作点拨诱导,这节课上下来,我有太多的感叹:王宜明同学的朗诵让我感叹原来男孩子也可以这般细腻柔情;周博扬、荆丽婷一连串的发问让我感叹“师不必贤于弟子”有时真是自我安慰的至理名言;冯超同学的精彩讲解更是让我不禁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啊!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这样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好奇心,巨大的创造力、想象力。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不断地变化更新教学方法,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始终保有一种新鲜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一言以蔽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韩亚歌,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中教师。